□ 本报记者 刘雨润
“XX家长,您好,这是您孩子近期在校的学习报告,请前往xxxxx.cn网站查阅。”最近,有雁城家长反映,他们收到了带链接的陌生短信,称网站中包含着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最让人咋舌的是,短信中还能准确附带自己的名字。近日,记者走访相关部门了解到,该种短信暗藏骗局,市民需谨防上当受骗。
市民收到陌生短信 称点开链接可查询孩子学习情况
“近期我和身边的朋友都收到了类似的短信,大意就是能够通过此手机链接查询到自家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近日,雁城市民杨女士对收到的短信感到很惊讶,更让她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是,短信中还出现了她的真实姓名。
近年来,市民的个人信息存在泄露的风险越来越大,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不法渠道轻松获取了市民的个人信息,以此让市民对骗局信以为真。“还好我家没有在读书的孩子,不然有可能就点开了短信中包含的链接。”市民冯先生认为,这种短信很有可能是诈骗短信。
雁城一位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认为,这种关乎孩子学习的短信,利用了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极大关注,再其次是短信中包含的精确的个人信息,更容易让家长毫无戒心。
诈骗短信万变不离其宗 市民还需小心防范
针对该类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报告短信,记者在市公安局了解到,目前已接到过类似报案。就在今年3月,简阳市民胡女士就因点开了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网址,造成了数万元损失。
记者了解到,胡女士收到的手机短信称,已将孩子的学习报告发到网上,并留下网址。胡女士登录该网址下载软件后,手机突然死机,在恢复系统后,发现与手机捆绑的银行卡内的35000元钱被转走。
据雁城某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诈骗短信的剧本往往紧跟社会热点,不断变化噱头来迷惑市民,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短信中必然包含陌生手机链接,如果市民贸然点击,手机就可能被植入木马病毒,不法分子然后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快捷支付的方式,迅速将你的钱财洗劫一空。
警方提醒市民,陌生号码短信中带有的链接,一定不要轻易点击,以防不法分子借缴水电气费、发布孩子学习成绩等,植入木马程序,侵犯群众合法利益。
新闻推荐
连日来,围绕“亮丽四川·我们一路同行”社会责任活动周,国网资阳供电公司结合“红细胞”工程开展“红细胞”志愿服务进校园0公里关爱活动。资阳公司“红细胞”志愿者对全市100所学校开展隐患集...
简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简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