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模拟”人工智能网络理政派单系统自行工作中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关“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系列要求,成华区智慧城市治理中心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目前,该中心已成功建立“AI+12345智能感知小助手”并赋能企业和群众诉求办理,及时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据了解,该中心作为全区企业和群众的诉求枢纽中心,每年办理各类诉求案件近20万件。工作人员每天面对成百上千的各类诉求转派分发以及上百个办理单位的协调,光靠以往的“人海战术”已不能解决问题。如何及时、精准、高效分发和回复企业和群众诉求,是中心的“头等大事”。今年初,成华区智慧城市治理中心探索“AI+12345”模式,经过近半年的技术开发和上百万次的历史数据模型学习,成功构建出诉求数据模型。经过电脑的不断学习和优化,目前诉求分发准确率已达到87.17%,回复准确率93.57%。
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在启用“12345智能感知小助手”后,成华区企业和群众诉求的回复和处理更快更高效。工作人员不用再在海量的诉求中进行筛选、了解和转移案件,而相关责任部门却可以第一时间精准接收“派单”。这是在汇聚多年人工经验基础上,针对不同诉求梳理出不同办理模型,并结合知识图谱,从时间、空间、事件等维度,动态分析事件关联关系,实现企业和群众问题动态精准感知,在合理分配政府资源,为解决诉求提供最优路径的同时,做到了精准指向、快速办结,对社会潜在风险防患于未然。
刘玺 本报记者 谭立鹏
新闻推荐
惊喜,总是伴随着四季的交替与气候变化悄然而至。夏末秋初,成都的时尚圈又迎来新的景象:腕表品牌、时尚大牌纷纷在蓉开出新店...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