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是第22个“世界急救日”,今年的主题为“做学校、社区的急救英雄”。学习急救知识有多必要?如何增强急救技能?全民急救能力如何提升?
“按压力量不够,节奏有些慢,正常1秒钟大概要按压2次,得加快些。”11日一早,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一场“世界急救日”培训活动正在开展。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的培训师们正在指导市民心肺复苏的正确步骤。
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在我国非常有必要。据北京急救中心急救专家贾大成介绍,我国每年大约发生心脏性猝死54万例,但在院外发生的猝死救治成功率仅有1%左右。“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多掌握一些正确的急救知识,可能会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贾大成说。
被誉为“救命神器”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便携、易操作的心脏急救设备。为了提升公共场所的急救能力,全国多地正在积极推进AED的配置和推广使用。北京市教委已发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至少配置一台AED;成都不仅在多个公共场所配置AED,还发布了线上AED地图,方便市民查询具体位置……
“急救就是和时间赛跑,当突发紧急情况时,若大家掌握一定的急救技能,就能在事发现场第一时间挽救生命。”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项涛说。
“世界急救日”前夕,多地开展了一系列急救知识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上好生命“必修课”。
为了让学生们掌握更多急救知识,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联合市内多家学校,录制了“急救科普云课堂”系列课程,涵盖急救理论、实践操作等丰富内容,并在多个公共场所同步播放。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孙硕鹏表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各级红十字会已培训在校师生638万人。突发意外往往出现在没有医生、远离医院的时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群众性、常态化的应急救护机制,让学校和社区更加安全。”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老片区更新 颜值无上限 成都又上新一大批城市更新项目 市民观察员实地走访
下涧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抚琴街道西南街片区老旧小区改造萌想星球城市更新项目成都二仙桥带着上世纪“红色记...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