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还能等到停止透析的一天!”被先后确诊肾脏衰竭、多发性骨髓瘤的张女士已经接受了近半年的透析治疗。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完蛋了”的她,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之下,通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实现了对两个问题的同步缓解。
连夜雨 肾衰和骨髓瘤来势汹汹
47岁的张女士自今年1月开始出现反复纳差、腹胀等症状,辗转就诊于多家医院,病情没有获得确诊,症状也没有改善。当她4月份至市三医院时已经进展为肾脏衰竭,需要维持透析才能缓解心累、气紧等不适。而后在该院血液科又被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
血液科主任谭竞介绍,张女士所患肿瘤亚型是骨髓瘤中预后较差的轻链型,骨髓瘤细胞会产生大量轻链蛋白,造成肾脏、心脏组织的损害。
虽然经过积极的治疗获得了很好的血液学缓解,但是对于张女士而言,若想获得长期生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无疑是治疗骨髓瘤的最佳选择。可肾衰竭的问题,却是摆在血液科移植团队眼前最大的难题。
组合拳 床旁透析护航移植推进
“透析病人如何开展干细胞移植,省内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国内开展的也很少。”谭竞带领血液团队再次认真全面地分析病情后,又综合参考了近年来领域内相关的各种文献,最终为其量身定制了个体用药和治疗方案。
在市三医院血液科与肾脏科的学科合作之下,张女士在层流室接受了床旁透析,而后又在层流室成功度过了移植后骨髓抑制期的感染关,14天后得以顺利出仓,骨髓重建取得成功。经过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肾脏的问题都获得了缓解,不仅恢复了自主排尿,逐步减停透析后各项指标也趋于稳定,极大程度改善了生活的质量。
也就是说,本次对肾脏透析患者成功开展的干细胞移植治疗,既成功让骨髓瘤得到了更深层次的缓解,又让副蛋白造成的肾脏损害得到了改善。“充分证明了进入透析的骨髓瘤患者并不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禁忌人群。”谭竞表示,数据显示,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有15—23%的患者能够获得肾脏功能改善,患者不应该过早陷入绝望。
科普阅读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肿瘤的第二大常见肿瘤,肿瘤性浆细胞异常增生以及肿瘤性浆细胞产生的副蛋白会给患者带来脏器损害。骨髓瘤的“伪装性”很高,患者起病非常隐匿,常常以腰痛、蛋白尿、心衰以及肺部感染等表现起病。若没有考虑到背后的血液基础疾病问题,不做相关的检查,“骨髓瘤”就容易漏诊,造成病情的延误,失去最佳的治疗机会。因此,建议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尽快接受专科排查,以免延误治疗。
李诗敏 本报记者 邓晓洪
图片由市三医院提供
新闻推荐
工信部整治互联网平台屏蔽网址链接问题 微信淘宝抖音有望互联互通
在电商平台看到个“好物件”,想给朋友“种草”,但怎么也分享不了,甚至需要“口令”,既扫兴又麻烦?这种问题有望得到解决。9月1...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