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成都 > 正文

从神树到神鸟 古蜀人的飞天梦想

来源:成都日报 2021-09-27 03:06   https://www.yybnet.net/

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的人首鸟身像

今年3月,三星堆新出土的鸟形金饰片

三星堆神树

金沙蛙形金箔象征古蜀人对月亮的崇拜

金沙遗址出土的铜鸟

金沙遗址博物馆陈列馆内太阳神鸟图案穹顶

水直/文 金沙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今年7月份,三星堆3号祭祀坑成功提取了一件青铜神树残件。随着考古发掘的推进,神树的树干和神树上的太阳轮装饰物完全显露出来,神树的树枝、花蕾等构件,也在它周围相继发现。从1986年三星堆考古发掘第一次发现青铜神树,至今已有35年。考古学家猜测,青铜神树应该和古蜀先民对太阳与鸟的崇拜有关。当然,并非只有青铜神树揭示了古蜀先民的这种信仰,从三星堆到金沙,青铜大鸟头、鸟形金饰片、人首鸟身像,包括最为精美的太阳神鸟,这些器物和纹饰共同构建了古蜀先民的一种内心世界。在这个想象的世界中,飞天,是他们的终极梦想。

从太阳崇拜到飞天梦想

远古时期,高高在上的太阳具有的震撼力可能是决定性的。人们仰望苍穹,看到的只有一个金光闪耀、给世界带来光明的太阳。到了农业社会,万物生长都要靠太阳,这种力量更加为古人所崇拜。基于此,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把太阳尊为神灵,加以祭祀,并创造出众多的太阳神话。

但究竟谁掌管着太阳?这是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认为,太阳神是英俊的阿波罗。而在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天上共有10轮太阳,每天轮流值班,是一群极其有规律的太阳神,它们往往像鸟一样栖息在神树扶桑上,九只在下面的树枝上,一只在最高的枝头。《山海经》记载,这10轮太阳是帝俊与羲和的儿子。帝俊如同西方的宙斯一样,是传说中东方的天帝,他和多位妻子一起创造出了世界。《山海经》中还记载了很多灵山秀水、珍禽走兽,其中一段是专门说神树的,如“建木”“若木”“扶桑”“穷桑”“寻木”“马桑”等。

这些神树的传说流传了千百年,让人难辨真伪。直到1986年三星堆青铜神树的出土,才让《山海经》的记载变得清晰起来。这是一棵用青铜浇铸而成的树,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棵青铜树。它枝繁叶茂,盘根错节,树枝上悬挂着逼真的走兽、奇异的手掌、纵目的神龙和正欲展翅飞翔的鸟儿。一种观点认为,青铜神树上的九只鸟,暗示着太阳;它阶梯一样的结构,又暗示着天梯。3000多年前,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的古蜀人设计出了这棵高大的青铜神树来承载他们对于太阳和神树的理想。

金沙迄今虽然没有青铜神树出土,却发现了诸多类似青铜神树的残片,可以想象,金沙过去是拥有青铜神树的,古蜀人的太阳崇拜一脉相承。这些青铜、黄金的“太阳”对于古蜀人的意义不言而喻,在古蜀人心目中,这个世界也许是神秘而开阔的,水土丰茂的成都平原上坐落着他们美丽的国度,而在他们心目中,还有一个围绕着太阳组成的内心世界。

在三星堆的青铜世界中,一件人首鸟身雕像颇为引人注目。这件雕像方面大耳,眼睛也是纵目的。它的造型跟史料中记载的古蜀人并无分别,奇异的是它的身体,它的身后有一对展开的翅膀,似乎正欲展翅飞翔。代表太阳的同心圆,不偏不倚地出现在雕像的胸口上。

人首鸟身像并非孤例,与鸟有关的器物和纹饰,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中都大量出现。这说明了在古蜀文明的体系中,太阳和鸟是紧密相连的。器物和纹饰中,许多铜鸟的形象翅膀很长、很大、很高,两翼与尾翼超出身体部分,明显不是对鸟的写实和还原,而是有艺术的加工。有一种说法,古蜀先民把翅膀造得这样大,是因为他们最崇拜、最向往的,是鸟的翅膀。正如同现代人渴望探索宇宙、踏上太空一样,在古蜀先民的想象中,他们认为太阳和天空也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只要拥有鸟的翅膀,就能展翅翱翔,飞向他们所崇拜的太阳。

太阳神鸟与金沙羽人

众多与太阳和鸟有关的器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金沙的太阳神鸟金箔。太阳神鸟又称“四鸟绕日”,一直被考古界认为寄托了古蜀人对太阳的理解与诠释。太阳神鸟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仅0.2厘米,图案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等距离分布着十二条旋转的齿状芒,如同一个正在旋转的火球;外层等距离分布着四只飞鸟,首足前后相接,向着同一方向展翅飞翔。线条流畅,极富韵律,充满动感。

考古学家猜测,中间旋转的火球代表着太阳,四只鸟代表一年四季,12道光环代表十二个月或者一天之中的十二个时辰。金沙古人把太阳神鸟与时间、自然规律联系起来,当其他民族还在过十八个月的古老太阳历时,金沙人已经认清了一年四季与十二个月。

中原神话历来有“日中有三足乌”之说,汉代画像砖上常绘有三足乌,居于西王母座旁,为西王母取食。7000年前河姆渡遗址的陶器上已有双鸟抱日的太阳神形象,不过,历史上那个“日中有三足乌”,却在金沙找到了原型。太阳神鸟,每只鸟有三足,不仅对应了史前的古老传说,从力学角度看,更起一种支撑作用。或许,数千年前,“日中有三足乌”这个美丽的神话正是成都平原上的金沙人创造的,是金沙人的独到幻想。

在太阳神鸟中,四只太阳神鸟赫然出现在金箔上,神鸟化成三足金乌,融进太阳,这也是华夏民族的太阳神。三足金乌寓意着飞天是通往太阳的道路,而在古蜀人的想象中,飞天的最初路径,就是青铜神树。在他们的观念中,青铜神树是连接天地的通道,部落的巫师通过神树能够沟通上天,以获悉神明或者先祖的旨意。三星堆出现的人踏在鸟头,乘着飞鸟的形象,或许就是巫师在借助神鸟飞天;但是借助飞鸟飞行不如自己长翅膀飞翔来的方便,有学者认为,三星堆里的青铜“大象头冠”人像,其实是一只羽翅巨大的飞鸟。在《羽化飞天经》里,有“肉身能飞,其翔似鸟”的说法,反映了古人们希望不借助飞鸟,自己飞行的愿望和想象;最后,古蜀人觉得,人身上长翅膀还不够,最好人就是鸟。三星堆出土有青铜人面鸟身,在金沙遗址出土的玉琮上,也有线刻的鸟翅人体像,这是最早的羽人形象。这种羽人形象一直持续到了汉代,在秦汉的画像砖里面频频出现。

太阳神鸟的另一半

太阳神鸟出土后,考古学家猜想,薄薄的太阳神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或许只是一个组合图案的一部分,但是,这个神秘拼图究竟是如何构成的,却一直是个谜。

在古代,太阳被认为是阳性,月亮则代表阴性,古人认为,阴阳调和,才是万物之本。充满活力的太阳神鸟显然代表了阳性,然而,什么才是对应着太阳神鸟阴性的象征呢?2001年,在金沙遗址第一次抢救性挖掘中,太阳神鸟、金冠带、金面具和蛙形金饰、喇叭金饰相继浮出水面。当时,蛙形金饰似乎并没有得到考古学家太多的关注,一直湮没在太阳神鸟的光芒中。考古学家前后共发现了8个类似青蛙的金箔,其中两个几乎完好无损。金箔呈片状,外形如同一个变体的动物形象,好像将一只动物从肚子中间剖开了,从造型和特征看,应该是青蛙或蟾蜍。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月亮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传说代表阳性的蟾蜍与代表阴性的兔子在月亮中相斗,这才形成了月亮的阴晴圆缺。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中,这些传说无一例外地把月亮与某种生命相互联系。屈原在《天问》中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淮南子》中认为,“月中有蟾蜍”,又说嫦娥“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月色洁白和白兔相类;蟾蜍夜间活动与月亮活动规律相似,所以才有了古人这么多奇妙的想象。此前,考古学家在三星堆遗址发现过一件石蟾蜍。联想到蛙形金箔,似乎可以说明,蟾蜍或青蛙正是象征着金沙人对月亮的崇拜。

在广西出土的一件铜鼓上,鼓面中心是十二芒的太阳纹,外圈是一圈美丽的翔鹭纹,最外围是四只立体的蟾蜍和两个骑士。考古学家相信,这个图案跟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和蛙形金箔不无联系,这也揭开了以太阳神鸟为中心的金沙遗址神秘拼图的谜底——太阳神鸟金箔位于中央,周围等距排列4只或更多蛙形金箔;它们镶嵌在某个器物上,更为重要的是,它们组成了金沙人心目中宇宙与自然的空间。

《淮南子》和《论衡》中,都说“月中有兔、蟾蜍”,月中究竟有兔还是蟾蜍,是古人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三星堆和金沙都出土了蟾蜍,而玉兔形象晚至秦汉才出现。由此推断,成都平原便是“月中有蟾蜍”传说的起源。巴蜀文化专家谭继和认为,蛙形金箔或许对于金沙还有另一个含义——羽人光飞向太阳是不够的,还有些羽人渴望飞向月亮,追求纯洁。金沙的太阳神鸟与蛙形金箔,无一例外地成为中华民族日月神崇拜的起源地,也承载着华夏文明中最早的飞天梦想。这个美丽的组合,穿过3000多年的岁月,直到现在依旧璀璨闪耀。

新闻推荐

成都市疾控中心提示:中高风险地区增加 积极做好防护

国内本土疫情仍在继续,中高风险地区持续增加。截至9月25日10时,全国有3个高风险地区,33个中风险地区。针对这一情况,成都市疾...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从神树到神鸟 古蜀人的飞天梦想)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