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进(成华区)
唐代诗人杜甫曾一往情深地讴歌成都:“……曾城填华屋,冬季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回想1000多年前,成都已是华屋千座,树木蓊郁,好一个宜居的城市。进入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又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了哪些崭新的变化?生活工作在成都市的一代又一代创业者,走过了哪些艰难曲折的历程,缔造了哪些人间奇迹?作家金子根据田雁宁、廖家云、赵明的电视剧本进行再创作的长篇小说《大东郊》,将审美视角投注到新时期经济改革大潮,小说通过成都东郊日新月异的变化,折射出成都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光辉历程。以部队转业的佟远斌与厂长父亲佟满堂在思想观念与经营方式上的剧烈冲突为全书主线,展示出经济体制改革曲折艰难而又波澜壮阔的图景,塑造了众多可歌可泣的时代英雄人物。
小说一开篇便以繁星托月的艺术手法,先一往情深地礼赞成都东郊现代工厂星罗棋布,重点突出的是星光厂,星光厂中又聚焦厂长佟满堂。佟满堂的女儿佟思英在市工业局任处长,别有意味地诉说经济体制改革已进行一年多,改制的试点单位不是父亲任厂长的星光厂,而是蜀都机械厂。以此留下悬念,蜀都与星光必将有一场革新与守旧的激烈较劲,更为吸引人的是刚从部队转业的佟远斌,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较量对手居然是自己的父亲佟满堂。
小说意欲从宏观上,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管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成都人一天天长智慧、长志气、长才干,成为创业主体,且创造出引领时代经济浪潮的奇迹。这一切皆集中体现在成都长大的佟远斌与从东北来成都20余年的父亲佟满堂,革新与保守的持续较劲上。
作者如同钻探机一样,锲而不舍地开掘经济体制改革中所遭遇的种种难以预料的现实困境与挫折中产生的痛苦与挣扎。典型的事件是佟远斌小舅子曾健主持的分厂“产品报废,生产线几乎烧毁。”曾健被迫辞职。几百人群龙无首,厂里一片混乱。曾健自己也成了穷光蛋,小说也深刻地表现了曾健的顽强与倔强。
小说以诗情洋溢、色彩斑斓的画笔,描绘出了改革创新中成都市旖旎的风光与吸摄人心的气象,“成都市的模样简直是一天一变。高楼起来了,机场高速修通了,琴台路修得古色古香,连王建墓也改成永陵博物馆了,一环二环通了,锦江也重新整治一新。联合国授予成都市宜居城市……”结尾奏响了实现强国之梦的交响乐:“这年蜀都集团再次接到了国防军工订单,为国产航母建造设备。”
《大东郊》不仅描绘出了成都市东郊改革开放曲折坎坷的历程,呈现给读者绚丽灿烂的长轴画卷,还从男女情爱纠葛中,描画出了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男女青年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行为操守及其精神欲求等现实图景。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新闻推荐
10月8日上午,记者从成都市气象局获悉,成都市已于10月4日正式入秋。按照气候学标准,下半年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就正式...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