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01版 如非必要,这些老年人基本上每天只会下楼一到两次,或者干脆不下楼。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成都市常住人口2093.78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76.41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5.12万人。
与人口相对应的则是全市未安装电梯的既有住宅。来自市住建局的数据显示,当前,全市4层以上未设电梯小区共11279个,单元总数114985个,符合增设电梯条件的既有住宅单元约30000个,按“一单元一梯计”,全市既有住宅可增设电梯30000个。
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城市发展的根本遵循。“为群众办实事要覆盖全龄化,我们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年龄层的群众,这是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这项工作的逻辑起点。”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那么,钱从哪里来?
业主自筹一部分,政府补贴一部分。
成都从政策制定一开始,就在顶层设计上明确:符合条件的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给予20万元/台的补助。除此之外,业主还可按有关规定申请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和住房公积金。同时,鼓励社会公益投资、养老产业企业、金融机构和其他合法资金参与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工作……
■“众口难调” 如何调?以人为本推进政策探索创新
汇聚多方力量
开展相关活动11027次
仅仅三个多月时间,完成筹备实现开工,罗崇任所在的南苑公寓1栋1单元加装电梯工作的高效率,也成为社区和志愿者经验总结的案例。
“在进行第一次公示时,一楼的两户住户表示了反对。我们搭建平台,邀请这个单元所有的住户,加上志愿者,一起进行了协调。”肖家河街道兴蓉社区工作人员贺成武介绍:8月23日、8月27日两次座谈协调,再加上单独沟通等方式,最终以利益相关方对一楼两户住户进行补偿的方式,让整个单元住户达成意见一致。
好事也有不好办的时候。与南苑公寓1栋1单元顺利安装电梯不同,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11号科协苑5栋在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其中一个单元因为一楼住户反对,被拖了下来。”该栋业主代表、72岁的袁德康告诉记者,这个住户提出电梯加装后会有噪音影响、自家采光也会受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找来专业机构进行测评,以科学数据说话。成都市住建局、社区也组织了多次协调,给我们想办法、当参谋。”在多方努力下,这个单元在去年5月装上了电梯。
在这一过程中,政策的与时俱进和探索创新,成为这座城市秉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典型注脚。
针对1.0版本中“其他业主无异议”这一条,在实施过程中成为一大阻碍,2.0版本将此条予以修改,破解了实际工作中的痛点。
2.0版本还在全国首次提出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和失能人员等特殊群体的优抚条款,即在充分协商未果的前提下,如单元存在一名以上经专业机构认定的失能人员,两名以上年满70周岁或一名以上年满80周岁的老年人,一名以上视力或肢体残疾达到三级以上的残疾人,在符合实施条件的基础上,对提出补偿方案并充分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并未达成一致,且经调解无效的,社区居委会可对加装电梯项目予以确认。
在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过程中,成都市坚持党建引领,充分激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汇聚多方力量,共同协商推进,实现了“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建立“蓉易安”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动上下游供需精准对接,建设“蓉城先锋·增设电梯党员志愿者流动服务站”,135名志愿者和专家在2190余个社区院落开展相关活动11027次……多方力量的充分参与,正汇聚成为推动增设电梯的强大动力。
■如何建得好还用得好?双资质准入保“质”
连片加装三年计划
将累计新增电梯5000台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成都市共增设电梯1474台。2021年1至9月增设922台,目前在建374台,2635台正在征集意见中,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那么,企业施工如何监管,如何保证施工质量,电梯建成后如何运维?
“在电梯运行后,电费以及在质保期后的有偿维保等相关费用,我们都是按照3-7楼的住户平均承担来执行的。”南苑公寓1栋1单元的业主代表张兆珅还告诉记者,对于大家担心的施工质量、电梯质量等问题,我们通过增设电梯的“企业库”,找到了放心的企业进行施工。
张兆珅所说的“企业库”,是指成都市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公示平台。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增设电梯政策2.0版中,对加装电梯企业的条件约束十分严格,要求其必须具备双资质——即同时具备电梯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等相应资质。同时,成都市住建局还提出,积极响应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计划,创新探索在本市区域内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BIM技术智慧化监管方式。
如何实现安装数量上量级的递增?市住建局物管处二级调研员姜鲁东介绍,下一步,将结合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连片改造等,同步推进既有住宅自主加装电梯,在成飞、跳蹬河、茶店子、营门口、东升街道、万春镇、龙泉街道等片区,率先研究推进一套加装方案、一张设计图纸、一次性审批、一次性申报材料的连片加装模式,有效提升加装电梯速度和效率,形成规模效应。根据计划,2021年至2023年,全市计划累计增设电梯5000台。
本报记者 钟文 袁弘
摄影 胡大田 熊一凡
新闻推荐
三十而立决心闯出一片天 山迟汉服创始人:让更多人穿上华夏之裳
山迟汉服创始人:让更多人穿上华夏之裳山迟汉服婀娜汉服。雅致汉服。身着汉服的左成龙。左成龙的工作室。成都新都区,一...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