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群星路上骑行
10月11日下午,成都市金牛区群星路西站,“新成都人”小吉下班后乘坐的公交车在此停靠。和过去不同,最近两个月,她下车之后没有忙着回家,而是沿着群星路刚修建的社区绿道散散步,有时候,她会选择在路边餐饮店吃了晚饭再回家,“这里临街的铺面有很多好吃的东西,饭后还可以在绿道走走,看人来人往,感受一下城市的烟火气。”
在成都,类似群星路这样的社区绿道还有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名字——“回家的路”,这条路连接了公共交通站点到居住小区。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获悉,“回家的路”社区绿道为成都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成都正在推动完成全年规划建设1000条“回家的路”社区绿道目标,截至目前,已建成783条“回家的路”,开展绿道公园活动800余场,通过“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的天府绿道营建理念,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公园城市建设带来的生活舒适感和幸福感。
紧邻西南交大
改造后的群星路带来全新体验
人物简介。道路的另一侧,灰色和橘红色相间的墙体外立面衬托出厚重典雅的街区氛围。临街的门面搭建了骑楼风格的避雨区,商家不必担心雨天时雨水飘入门面。
可行走,可休闲,可健身,也可阅读,一条“回家的路”社区绿道,串联的不仅是交通出行点位,还通过场景的更新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真实可感知的幸福体验。
“在改造过程中,我们考虑到将社区绿道建设和当地街区、校区文化相融合,形成特色化的街区景致。”成都市金牛区公园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改善优化街区现有产业,引入新型文创产业形态,以此带动街区产业提档升级,激发产业活力。
在一条近1000米的街道两侧,两条绿道镶嵌其中,挺拔的树木矗立在旁边,草丛中冒出黄色紫色的小花。地面和花丛中安装了灯饰,充满质感的凳子让人忍不住坐上去体验一把。绿道中布置了小型游乐设施,单杠、吊环等健身设施一应俱全。绿道旁,还有各种风味的餐饮店……这是10月11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在金牛区群星路两侧见到的情景。
成都公园城市的城市肌理中,群星路是一条社区绿道,对于生活在此的市民而言,它是一条“回家的路”。
西接交大路,东临九里堤北路的群星路,全长约995米,紧邻成都地铁6号线和7号线,公交和地铁接驳便利。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金牛区公园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局了解到,群星路原有街道两侧有较多高大榕树,树枝和电线交织,雷雨天易带来安全隐患;榕树的浅表根系容易对人行步道造成损坏,导致地砖凹凸不平,雨水天气一旦“踩雷”,污水四溅,为管理维护工作带来较大挑战。
2020年11月上旬,群星路进行改造提升,于2021年7月完工。这条道路按照“文化特色街区+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打造理念,在保证原有机动车道宽度不变的基础上,通过路面改造提升,新增慢行绿道及骑行绿道,保留精品乔木,释放林荫空间,提升绿化环境,形成街区一体化景观空间。
群星路的打造,以西南交大文化为底蕴,通过点、线、面的多种打造手法,全方位彰显街区文化特色。在群星路紧邻的西南交通大学北门一侧,原本封闭的校园围墙改造一新,墙体上镌刻了百年来从交大走出去的著名专家学者头像,并附有
提升“最后一公里”街区品质
“回家的路”社区绿道已建成783条
来自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成都市已建成各级绿道4895公里,其中,“回家的路”社区绿道已建成783条,而它的营建步伐始终没有停歇,“以人民为中心”的营建理念一直贯穿始终。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获悉,在推动实施“回家的路”社区绿道项目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形成了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推进机制,取得了众多理念共识,合力为人民群众打造回家的“幸福路”。
“‘回家的路’社区绿道的打造,有一整套根本工作遵循,相关区(市)县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创新。”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通过出台《幸福社区绿道建设工作指引》,给“回家的路”社区绿道建设确定了很多方向指导,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记者王晓英文/图)10月10日,“中国体育彩票杯”2021城市地标(成渝)体能赛启动仪式在成都金牛区凯德广场举行。本次比赛是成渝...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