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顺英
闲读郑板桥的诗:“最怜红粉几分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一枝木芙蓉,流淌水墨神韵,散漫乡野,自在清纯。
故园秋风飒飒,秋雨侵袭,一丛浓浓的碧绿衬着簇簇粉红的芙蓉花,正开得鲜艳热闹,压得枝头沉甸甸的,硕大艳丽的花朵经过雨水的洗礼,越发显得娇柔妩媚,楚楚动人。真是“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芙蓉,又名拒霜花、木莲、地芙蓉、华木,为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清秋霜降时开花,持续发花至仲冬。花朵五彩缤纷,移时而变,初开时为白色或粉红,然后渐渐变成深红色,越开越艳,真是“晓妆如玉暮如霞”,谓之“三醉芙蓉”。《广群芳谱》中称此花:“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可称俟命之君子矣。”芙蓉花为观赏花木,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最有韵致的是栽于湖畔水滨旁,花开时水影花颜,相映成趣,形成“芙蓉照水”的园林景观。
西风起,落叶纷飞,百花凋敝,正是万木萧瑟的季节,唯有丰姿秀韵的芙蓉花,点缀得寥廓江天,分外壮美。苏东坡因此写下:“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南宋词人吕本中诗云:“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王安石赞之:“落尽群花独自芳,红英浑欲拒严霜。”范成大称颂道:“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流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浣花溪上如花客,绿阁深藏人不识。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这是诗人韦庄的一首《乞彩笺歌》。彩笺即“薛涛笺”。
薛涛酷爱红色,她常常穿着红色的衣裙在浣花溪边流连,穿行于成都随处可见的芙蓉花丛中。“薛涛笺”即是其用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浣花溪的水制成,主要为深红色。这种蕴含女性美妙才思的红色诗笺,配上薛涛娟秀飘逸的行书和脱俗清雅的诗句,一时风行甚广,成文人雅士之时好,甚至于后来官方的国札也用此笺。
木芙蓉花期长,开花旺盛,花大而色丽,可孤植、丛植于园墙、路边、屋前、水湄等处。《长物志》云:“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木芙蓉植于水滨,盛开时花影波光,相映成趣,分外妖娆,因此有“照水芙蓉”之称。
我国是木芙蓉的故乡,尤以四川、湖南最盛。成都又有“芙蓉城”之称。芙蓉现为成都市市花。湖南自古盛产木芙蓉,自唐代开始,湘水两岸就种植芙蓉,繁花似锦,绚丽迷眼,从此,湖南省便有“芙蓉国”之雅称。
芙蓉花也可入药。《本草纲目》即言其“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当然,木芙蓉最大的价值还是观赏。
每逢秋意渐浓的季节,最让人心醉的莫过于那盛开的芙蓉花了,一树树、一簇簇。如同一个个盛装的古典女子张开朵朵笑脸,分外迷人,把秋的萧瑟一扫而光,也把爱、暖与希望阳光般洒入我们的心间。因为芙蓉,生命就是一场值得盼望与欢喜的等待。
新闻推荐
全国最新机动车和驾驶人数据发布: 西安汽车保有量超400万辆 排全国第七
公安部12日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截至今年9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0亿辆,其中汽车2.97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4.76亿人,其中汽车...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