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起搏器让患者“重获新生”
成都市三医院完成全川首例 MPP CRT- P 起搏器植入手术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白华宇 这个国庆假期,68岁的胡婆婆迎来了新生——成都市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为其植入了四川首个具有左室多位点起博(MPP)功能及生理性智能融合算法功能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RT-P)。据介绍,这也是四川地区首台MPP CRT-P植入手术,这标志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在该技术领域再次迈向更高台阶,也为四川地区心衰患者的治疗开启了新的篇章。
多年顽疾困扰六旬老人苦不堪言
胡婆婆受慢性心力衰竭的困扰多年,尽管一直在进行规律的药物治疗,但是病情发展却不容乐观,最近的半年多来,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活动后气促症状,并且越来越严重。前不久,她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详细检查后,被诊断出“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I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尿酸血症”等一系列心血管问题。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童琳介绍说,心衰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后期的共同阶段,被称为“心血管病的最后战场”。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心衰患病率约为1.3%,5年内死亡率高达50%左右,其致死率是乳腺癌、肠癌等晚期癌症的2至3倍。过去,对于心衰患者的治疗主要依靠传统药物。近年,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发展迅速,其地位在指南中得到不断地提高。其中,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有效改善合并心脏收缩不同步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症状和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心衰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
这要从心脏的工作机制说起——人体的心脏工作需要各心腔同步协调运作,这就包括了房室、左右心室以及室内同步。当心脏各部位同步运作时,才能保证各心腔的良好充盈和有效射血,这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保证。而一旦发生心脏运动不协调,就将导致心衰或使原有心衰症状加重。
而心脏再同步治疗,包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RT-P)、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两种器械,后者和前者相比增加了自动复律除颤的功能,因此体积也增加了很多。
先进“心武器”助力心衰患者重获新生
结合胡婆婆的病情,她存在左右心室明显收缩不协调,入院动态心电图未提示有频发室早、室速等室性心律失常,既往也没有相关病史,自动复律除颤功能的需求不是很迫切;同时考虑到胡婆婆体型消瘦,更适合植入体积较小的起搏器。
此次为胡婆婆植入的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心武器”——具有左室多位点起博(MPP)功能及生理性智能融合算法功能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RT-P)。据童琳介绍,此次植入使用的新型起搏器与传统的CRT-P起搏器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由原来的1个起搏位点增加到了现在的2个位点。也就是说,可以实现多个起搏位点的同步开工。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拓展起搏器在左心室内“落脚”及“开工”位点的选择范围,帮助提升手术成功率;更可以通过两个位点的同时作用,大幅提升手术后心衰治疗的有效性。
经过术前充分准备,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以微创介入的方式,在两小时内顺利为胡婆婆完成了手术植入。术后胡婆婆活动后气促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心脏收缩功能较术前得到了有效提升。心内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刘汉雄表示,伴随心衰治疗的新器械的使用,将进一步提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手术的植入成功率以及治疗的有效性,让患者获得更加乐观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将成为心衰群体的健康新保障。
新闻推荐
多平台售卖“假消防喷淋头”被点名批评事关生命安全 怎可“应付”了事
“应付二字赫然在,违法当作噱头卖,生命安全成儿戏,最后你是把谁害?”10月11日,淘宝、京东、拼多多因平台多家店铺售卖名为“应...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