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先是前景,再是底蕴,最后留下的是温度。
当我选择成都的时候,其实成都也选择了我。
有生活才有创造,成都的低生活成本让艺术家得以保证持续性的创作状态。
我决定到成都定居,因为我想家了。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每一个来过,或者留下的人都有自己和成都不得不说的故事,成都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发展,正是这样一个一个故事来往交错造就的。来到这里,无关成败,皆因各有所为。
昨日(12月12日),由南方周末主办的N-TALK成都专场演讲秀“来,城市大有可为”在蓉举办。作家、自媒体人六神磊磊,Best50明星主厨林述巍,前偶像团体组合可米小子主唱、牙医许君豪,便利音乐主理人、电子音乐制作人龚鹤龄,《九零后》《西南联大》纪录片导演徐蓓,“情歌天后”千百惠共聚成都,共赴一场思想盛宴。
“九零后,年轻大有可为!”
1989年,徐蓓考入四川大学,她从重庆坐了10个小时的特快火车到达成都,在这里,她参加了人生第一场舞会,谈了第一场恋爱。1993年,徐蓓搭上朋友的车,沿着老成渝公路,从成都回到重庆,开始了纪录片拍摄生涯。
她的纪录片《九零后》讲述了16位平均年龄超过96岁的西南联大学子,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的青春记忆。拍摄过程中,她见到曾经的四川大学学生马识途,《让子弹飞》初稿完成,马识途肺部的肿瘤阴影不见了,抗癌成功的他,精神矍铄,一口川音将自己人生的况味娓娓道来。
2021年,徐蓓带着《九零后》的故事回到成都,参加公益组织“爱思青年”的演讲活动。在那次与成都青年的文化碰撞中,她感受到磅礴的青春气息和文化朝气。
在与之碰撞的成都青年里,有在印度乡村里为身患艾滋病的小孩上课,还在大海上跟一群水手和艺术家航行了一个多月的成都女孩尔尼,现在对方是一名独立的撰稿人,纪录片导演和摄影师。还有麦昆塔社区的年轻人,“他们身上有一种统一的气质,干净、安静、从容。他们呼吸同样的空气,喝同样的水,对乡村有着同样的愿景,又在付出同样的理念。”
“他们给我一种很特殊的感觉,那就是我遇到的那群《九零后》的人,他们的某些特质或者是性情在这群人身上得到了延续。”当她在成都遇见这些成都人和新成都人时,她感觉到很多年以前那些青春的时光、青春的气息,穿越时光,抵达当下时代,又必将奔腾着一路前行,因为有这些青年。
“新时代,是青年的大有可为,也是成都的大有可为。”她说。
“成都和唐诗、杜甫的缘分”
谈到成都时,六神磊磊表示自己很喜欢成都,“成都对我而言,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另外,他也是诗人杜甫的粉丝。
他说,杜甫人生中最温暖的一段时间是在成都度过的。杜甫在成都,他的生命祥和、宁静、喜悦。“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老伴在纸上画了棋盘,就一起下棋。
成都给了杜甫宁静祥和的生活,而六神磊磊作为杜甫的粉丝,则透过杜甫跨越古今,分享成都这座城市和唐诗、杜甫的缘分。
在他看来,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先是前景,再是底蕴,最后留下的是温度。“杜甫就是如此。因为安定前景而被吸引而来,又因为底蕴让他流连忘返。这里有他的偶像,比如诸葛亮、卓文君,他惊叹连连。而最后让他眷恋、徘徊五年的,是这里的温度。”
“遇见1800公里外的第二故乡”
有人在成都寻找风味,有人选择在这里扎根,把成都当做人生的第二故乡,许君豪就是其中之一。从偶像许君豪,到牙医许君豪,从宝岛台湾到天府成都,皆起于让他梦碎的意外,但也让他在千里之外的成都收获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在24岁来成都前,许君豪甚至不知道成都在哪儿。来成都前,他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后来,23岁时,因为一次意外,他摔断了上颚骨和前排牙齿。
许君豪的父亲是牙医,意外发生后,他开始思考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最后静下心来准备学业,顺利成为华西口腔医学院的预备生。他与成都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从2004年到成都至今,他也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发展,“从地铁、自贸区、世界五百强的进驻,还有达两千万人口级别的新一线城市。”成都快速奋进的脚步,也坚定了他留在这里创业的决心。
作为一名“蓉漂”牙医,许君豪的音乐梦并没有在这座城市断碎,他在这里遇到很多热爱音乐的老乡,于是组织了“台客摇滚”,让远在异乡的台湾青年相聚。
很多人问他为何来成都,这一次,他给了一个不同的答案:
“当我选择成都的时候,其实成都也选择了我。成都为什么是我的第二故乡?因为这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是滋养我,让我成长的一部分,这个城市让我大有可为。”他说。
“成都是音乐人的理想之城”
颇具节奏感的音乐响起,舞台光影绚烂。龚鹤龄站在舞台中央,演讲结束后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电子音乐表演。
有人说,电子音乐或许会“统治”未来,这或许也可以在成都的音乐行业里窥知。龚鹤龄正是给这座城市注入电音灵感和创造力的音乐力量之一。
“作为一个开放、现代的城市,成都拥有真正能够包容各种艺术形态的土壤,比如电子音乐这种新兴的音乐形态,在这座城市被接纳,被喜爱。”他说,在成都,像他一样致力于电子音乐的音乐人还有很多,“证明成都是一个非常有开放心态的城市。”
“成都是音乐人的理想之城。”让他有此感慨的,缘于在成都多年的音乐之路。
“有生活才有创造,成都的低生活成本让艺术家得以保证持续性的创作状态。”他提及,曾有欧洲朋友评价“成都像欧洲的柏林”,正是因为成都高性价比的生活成本。他认为,成都未来可能会像柏林一样吸引很多年轻人和年轻艺术家过来。
在成都,他也探索了音乐现场的更多可能性。比如,他曾带一些音乐人去到3500米海拔的一个深山里演出,所有的设备都是靠马、骡子拉上去的;他也在轮船做过AR虚拟场景的演出,等等。“这足以说明成都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一些异想天开的创意性音乐类活动都能够在这里顺利落地。”
在成都这座音乐之都,龚鹤龄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下转02版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摄影记者 王勤
新闻推荐
□杨力(成都)2021年十大网络热词最新发布,“YYDS”位列其中。“YYDS”其实就是“永远的神”拼音缩写,用于表达对某人的高度敬...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