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报融媒记者 崔洪英
张宗冰
1元起购、中低风险等级、期限5年以上、支持应急提前赎回……12月6日,我国首批养老理财试点产品正式发售。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4亿,养老金融需求巨大。我国居民存款已超90万亿元,可转化为长期养老资金的金融资产非常可观。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包括三大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制度和市场化的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个人商业养老金融需求量巨大,但目前产品数量少、规模小,亟待发力。
近年来一些金融机构尝试推出冠以“养老”字样的理财产品,但绝大多数并不具备真正养老功能,主要是一些短期的理财产品和投资工具。甚至有一些非法金融机构,打着“养老理财”的名义,进行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
为此,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去年以来持续清理名不符实的带有“养老”字样的理财产品,目前多数金融机构已下架相关产品。
2021年9月10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选择“四地四家机构”,即工银理财在武汉和成都、建信理财和招银理财在深圳、光大理财在青岛开展试点,试点期限为一年。
首批试点养老理财产品均为封闭净值型产品,具有“稳健性、长期性、普惠性”三个显著特征,起购金额仅为1元,期限5年,风险等级多为中低等,申购、赎回环节收费低。
考虑到封闭期较长可能造成流动性不足,部分产品还设置了两项特殊安排。一是投资者持有一定期限后(如6个月),可按季度或按月分红;二是建立特殊情境下的“流动性应急机制”,例如,当投资者遭遇大病,允许提前赎回。
为保障养老理财稳健运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四家试点机构专门设置了风险管理机制,产品设计以安全策略为主,主要投向固定收益类资产。
在安全性基础上,投资者普遍关注养老理财的收益性。此次试点产品均为净值型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截至目前,四家机构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下限集中在5%至5.8%,业绩比较基准上限集中在7%至8%。以“下限5%、上限7%”为例,这意味着结合市场形势、投资策略分析,产品到期收益落在这一区间的概率较大。
目前,养老理财试点产品销售对象仅为持试点地区当地身份证的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我们这个年纪一般手里都有一部分钱,但是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这批养老理财试点产品比较稳健,很有吸引力,希望试点能尽快惠及更多城市更多人。”65岁的临沂市民周女士表示。
试点首发产品只是序章。试点机构纷纷表示,接下来将在监管的指导下,持续开展养老制度及策略比较研究,并结合我国居民的年龄结构、投资偏好、资本市场特点等因素,不断创新产品策略,丰富多层次养老金融产品供给。
新闻推荐
医联集团冲刺四季度一方面,医联线上的用户有望享受线下未来医生诊所带来的便利,比如在线下诊所进行血液、影像等检验检...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