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成都 > 正文

城市更新2.0 产业重回市中心,成都机会在哪里?

来源:成都商报 2021-12-20 00:32   https://www.yybnet.net/

春熙路-太古里商圈

■ 还以为老旧小区和街区才是城市更新的主战场?

■ 锦楼智库创始人张萍预测称,未来五年,城市更新将全面进入写字楼和产业园区。一个原因是,站在城市经营层面,当前房龄超20年的写字楼占比已经很高了,看似事小,但那些没有电梯、交通、生态的楼宇,将成为城市更新的“主战场”。

■ 城市更新已经是一场从空间重塑到可持续的城市系统性改造和升级,关键风口,如何让产业重回市中心?

什么是

城市更新?

“低污染、低排放、无噪音、高附加值的产业甚至制造业,正在重新回到市中心”

十三年前,一场改造在英国伦敦展开。过去因市场萧条与环境破败带来的老旧街区,因一次城市更新而彻底改观。

2012年,伦敦国王十字车站重新亮相,不仅由“最穷街区”变成了集商业、住宅与生活为一体的新社区,此后,还迎来了三星、脸书、谷歌等一批新兴企业总部的入驻。

类似的探索正在成都上演。

华高莱斯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忠注意到,中国正在探索新的逻辑,“低污染、低排放、无噪音、高附加值的产业甚至制造业,正在重新回到市中心”。

今年初,成都发布了20个都市工业示范点位,包括产业社区和特色楼宇两种载体,主要分布在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等中心城区,且每个载体均明确了重点发展的产业。当时,卡诺普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曾提到,公司之所以落在了成都三环旁,是因为有近一半的人员从事研发,“对生活配套、教育资源有较高的要求”。

这恰好是传统城区最有竞争力的条件。张萍提到,尽管目前中心城区的写字楼空置率并不高,但由于过去粗放填补式招商,造成了产品经济价值低,即“楼少亩产低”。

城市更新,意味着对原有土地进行再分配,在张萍看来,目前成都正在探索的,正是对不同楼宇进行精准画像,厘清产业载体能实现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定义。

最近,成都在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聚焦产业发展的核心功能,包括提质量增效益,积极拓展产业空间。

在张萍看来,随着建圈强链的推进,各区(市)县对产业细分领域的认知将逐渐走向清晰,细分专业楼宇、定制楼宇、特色楼宇和细分的闭环楼宇将成为招商的一个发展趋势。

如何合理规划

楼宇的“住户”?

成都要加快培育引进能级高、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影响力大的项目,坚决把“双高”项目和不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导向的项目挡在门外

在日前举行的2021中国楼宇经济全球合作大会上,成都与4个培育营收达百亿结算型总部企业项目进行了签约。

一个细节是,“结算百亿型总部”是楼宇经济领域的新词,重在引导当地政府培养在地根基性产业。

这无疑释放了强烈的信号——接下来,城市更新后如何合理规划楼宇的“住户”?

“过去的楼宇经济1.0模式,是政府主动吸引各类500强,企业往往是以办事处的形式入驻,楼宇经济实际是租金经济。”张萍说,城市对“住户”的选择应该是有取舍的。比如,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企业入驻不仅是市场行为,更应判断是否符合根基性产业条件,包括符合区域产业发展,持续带来根本经济价值,并能解决在地的就业。

在中国城市更新论坛主席、高和资本合伙人苏鑫看来,总部经济或是最佳答案。

在他看来,城市更新的本质是让城市资产持续提质增效,其核心在于,把原有空间变为吸引创新人才的场景,以人才的聚集形成特色产业和生态圈,从而自发形成独角兽企业——从“筑巢引凤”到“赛马成王”,这将是总部经济的孵化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上海市黄浦区人代会上,正在经历城市更新的黄浦区提出,巩固提升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涉外经济优势,完成经济密度增长率5%左右的目标。

而在近期举行的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成都也已经进行了清晰的部署——会上提到,成都要加快培育引进能级高、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影响力大的项目,坚决把“双高”项目和不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导向的项目挡在门外。

如何把握

楼宇经济的风口?

成都的城市更新已经开始由过去传统的以建筑、规划的视觉效果来推动城市发展进程的理念,转变为功能先行、产业先行、生态先行的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楼宇经济,楼宇还在以都市圈的逻辑来聚集。

李忠提到,在新都市时代,向头部城市聚集是各国楼宇经济发展的相似之处,我国的楼宇经济出现的聚集模式是向头部都市圈聚集。眼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出台,意味着成渝已由区域性城市群,跃升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的核心引擎,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第四极。

关键是,与其他三极相比,成都起势更晚,又应如何把握楼宇经济的风口?

记者注意到,聚焦城市更新这一共性目标,不同城市在发展时有其特殊的逻辑——上海侧重于社会关系的引导、更新与管理,实现更新机制与路径的引领创新;北京以“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为指导思想,形成顶层设计与基层创建的“多元共治”;深圳强调柔性更新,通过激励政策机制创新引导市场化运作,实现多元主体充分参与;成都则以“留改建”结合及培育新产业与新业态的方式,最大限度保留城市基因与烟火气,提振城市发展动能。

划重点,在城市更新领域,产业是成都最鲜明的特征。

仲量联行研究显示,当前城市正在面临第三次创新驱动变革,城市亟待提升在地化的城市归属感和国际化的时代认同感,本质是吸引高知人群,满足他们的所需所想,“因为人才在城市的进一步集聚至关重要”。

在这一领域,仲量联行中国区战略顾问部总监徐岱雄认为成都是国内城市最有机会的城市之一。

他表示,成都的城市更新已经开始由过去传统的以建筑、规划的视觉效果来推动城市发展进程的理念,转变为功能先行、产业先行、生态先行的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相信未来在多元创新主题这个层面上,成都可以成为中国城市更新的样本。”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新闻推荐

签署的5个子合作协议

■《西部(重庆)科学城管理委员会西部(成都)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共同助推西部科学城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 城市更新2.0 产业重回市中心,成都机会在哪里?)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