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寒冬,低保对象、空巢独居老人和临时遇困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让人牵挂。为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成都市组织开展以“大爱成都 情满救助”为主题的“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通过救助帮扶、街面督查巡查、走访慰问等方式,为困难群众送去寒冬里的温暖。
点位探访
聚焦个性化诉求
为困难群众解困解忧
“这是过冬的棉衣,请你们收好!”近日,成都市锦江区狮子山街道办事处负责民政事务的工作人员带着爱心物资,走进了静安路一小区低保户陈峰(化名)家中,看望陈峰一家并叮嘱他们近期注意防寒保暖。除了御寒保暖的冬衣,工作人员还为陈峰送去了救助政策宣传单,耐心为其讲解政策适用范围及申报流程。
“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与孩子沟通顺畅吗?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及时向我们反映……”在探访过程中,工作人员详细询问陈峰一家的近期生活情况和实际困难,并一一记录下他们的情况和需求,想办法为他们解困解忧。
当陈峰的妻子提及近段时间与孩子沟通出现障碍时,工作人员现场支招,给她讲解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技巧,告诉他们要多肯定孩子的优点,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努力改善生活条件。
从陈峰家出来后,工作人员又带着爱心物资来到菱安路某小区低保户赵斌(化名)的家里。赵斌患有尿毒症,一个星期有三天或者四天需要透析,长期由母亲照顾。
“现在每周吃药的开销有多少?有没有通过医保报销?”一到赵斌家,工作人员就与赵母聊了起来。得知赵斌目前仍在服用药物,便为赵母讲解起相应的报销政策。“谢谢你们的关心,因为有你们记挂着,我们心里感觉很踏实。”赵母说道。
街道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会定期到帮扶对象家中,与他们拉家常,了解生活情况,及时讲解新的政策措施,根据帮扶对象的不同诉求,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建议、解决难题。
部门联动
加强街面督查巡查
实施分类救助
在成华区,区民政局会同区公安分局、区综合执法局、区卫健委等部门和相关街道开展街面联合巡查,对流浪人员易聚集露宿区域重点开展摸排,落实每日常态化巡访关爱,劝导救助8人,为不愿进入救助管理机构的人员提供防寒保暖衣物,发放救助联系卡,向其流出地政府发函商请共同做好劝导救助工作……
这是成都加强街面督查巡查的缩影。今冬以来,成都市民政局联合公安、城管、卫健、人社等市级部门,统筹指导区(市)县民政等部门、镇(街道),持续强化流浪乞讨人员街面巡查,妥善实施分类救助。督促指导属地街道、社区对辖区内生活无着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的重点区域进行严密排查,及时进行劝导救助。截至目前,已开展市县两级联合街面督查巡查280余次,送救助机构27人。
下一步,成都市民政局将继续发挥民政部门牵头作用,持续巩固前期工作成效,落实常态化监管和制度化安排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工作督导检查,指导基层各级加大巡查力度和巡查频次,扩大巡查范围,确保临时遇困等人员安全温暖过冬。
走访慰问
形式多样
已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折合超300万
“我们筹措区级关爱援助资金,采购棉被、大衣、粮油、口罩等慰问品,分7个慰问小组走访重点保障对象120余户,为他们送去慰问品,了解他们的基本生活状况,并宣传防疫知识。”青羊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希望通过走访慰问,保证低保对象、散居孤儿、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安全温暖过冬。
广泛开展筹集过冬物资、居家环境改善、居家陪伴服务、心理健康救助服务等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成都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时送去关心,送去温暖。据了解,全市已累计开展走访慰问3万余次,慰问困难群众4万余人,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折合约320余万元。
救助帮扶
统筹整合社会资源
及时更新并掌握困难群众情况
织牢、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成都还组织实施“大排查、大走访、大救助”,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困难群众情况,特别是建档立卡低保对象、易返贫致贫人员等低收入人口生活情况,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救助,精细落实低保、特困和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据悉,活动开展以来,新增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困难群众430名,新增特困人员117人,临时救助困难群众5千余人次、发放救助金358万余元。
此外,为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在各级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全市社会工作服务站(室)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的活动中,协助社区、街道及相关部门开展排查,掌握困难家庭情况,为帮扶个案提供生活照护、心理慰藉等服务,链接社会资源,对接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捐赠物资,帮助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泳)昨日记者从成都市民政局获悉,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今年,成都市社会组织社区和社会工作人才...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