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新县坚持“科教兴县”战略,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针对城区学校之间、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在教育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大新县在财力上支持,在政策上扶持,在机制上创新,强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校园环境,促进了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使教育公平的阳光温暖每个孩子。科学规划推进教育公平
围绕着“教育兴县”战略,大新县把科学规划学校布局调整作为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今年6月,在对城区学校校舍建设、设施配备、人员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后,大新县决定把征地扩建桃城一小、四小、一中等学校建设规划调整为在城南区规划建设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2月13日,投资1.2亿元的大新县城南九年一贯制学校动工兴建。据了解,该校的建成将极大地缓解大新县城区初中学校及小学的招生压力,有力解决大新县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超大班额”问题,进一步推动大新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同时,该县还计划规划建设占地面积20亩的大新县城南幼儿园,新建下雷镇、宝圩乡、恩城乡三个乡镇幼儿园等,据了解,目前这些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中。
财政支持助力教育公平
该县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先予以教育投入保障,实现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和改善。今年,该县先后实施10大类共95个单体工程教育专项工程,建筑总面积达到101537平方米。其中,农村学前教育项目9个,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14个,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项目工程52个,其他项目20个。目前,该县已完成投资8215.49万元,占投资总价的73.87%。已有58个单体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有15个单体工程竣工待验;有13个单体工程正在进行装修施工;有7个单体工程正在进行主体施工;有2个单体工程正进入招投标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保障,极大改善了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攀升提供了可靠保障,进一步让城乡孩子共享教育公平。名师送教促进教育公平
12月5日,大新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该县桃城一小优秀教师到榄圩乡中心小校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识字教学,这是大新县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共建·名师送教下乡”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新县突出抓好教研联动活动,以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共建·名师送教下乡”活动为平台,通过送课下乡、教学会诊、面授指导、专题讲座、教学示范等多种形式指导农村学校教学工作,让优秀的教学资源最大程度惠及全县各中小学校,实现城乡学校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截止目前,该县总共有1000多名教师参与城乡结对共建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名师送教下乡活动,使我们校教师足不出户也能得到学习,让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技能上得到提高,也促进了我乡镇教育教学的发展。”大新县榄圩乡中心小学校长敏权对此深有感触。资助学生给力教育公平
“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温暖每一个学生。”是大新县委、县政府对每一位贫困学生的庄严承诺。为此,该县积极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努力拓宽社会资助领域,扩大资助范围,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有效的经费保障。
据统计,今年,该县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资助,春季学期,该县发放768.1万元,资助学生13697名,秋季学期发放801.4万元,资助学生14170名。普通高中免学费补助方面,春季学期发放资金1.098万元,资助学生20名,秋季学期发放资金5.526万元,资助学生141名。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项目共划拨19.275万元。其中,春季学期有141名学生享受,共划拨免学费补助资金10.575万元;秋季学期有116名学生享受,共划拨免学费补助资金8.7万元。据了解,截至目前,上述资助项目资金已经完成划拨。
新闻推荐
□伍佰祯 黄高文近年来,大新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审...
大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