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牙一直记得,自己的童年其实算是其乐融融。虽然兄弟姐妹多了一点,在万承村他又非常顽皮,但仗着老子是乡长,少年时期的林子牙倒也可以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个时候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历经战乱匪乱,但处在桂西南一隅的万承村,因为有林家林老爷子在平安县城做议员和林子牙的父亲林敢在乡里做乡长的荫护,村庄倒也无灾无匪,风平浪静。
林子牙开始认知这个世界的时候应该是在七岁那年。那年他认得,他上有大哥、大姐,下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大哥十一岁,大姐九岁,他七岁,妹妹五岁,两个弟弟一个三岁,一个一岁。母亲每两年就生一个,时间安排得非常均匀,就像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林子牙的记忆当然从万承村的黑水河那清澈的流水开始。黑水河是他生命的泉。他的生命从黑水河开始,黑水河的浪花始终开放在他记忆中,黑水河的涛声始终回荡在他的耳畔。
解放前万承村的林家在当地富有传奇色彩。这种传奇色彩并不是体现在林家有多么富足和殷实,而是体现在林家人物本身。林家在万承村是名副其实的大户人家,三排大瓦房,每排三间,红瓦青砖在村里屈指一数。林家不像其他富户人家把住宅围成大院,而是四处通路。按照林家老爷子护送法,林家要纳四方之和气、祥气、财气,不必故步自封。
林家老爷子每日闲着无事,驻着那杆乌亮光滑的文明杖在村中四处走走,先是到学堂,看看先生教包括他的大孙子林子眼在内的村中孩童,聆听了一阵之乎者也之后,又踱到田间地角,与侍弄农田的老农聊些时令、收成的话题。在村头的大榕树下,老爷子置有一桌一椅。阳光明媚天气晴朗的时候,老爷子从田头地角回来,会在那里坐上小半日,呷着家中唯一一位仆人老宋为他备好的上好苦丁茶,看大榕树下的热闹。
村头大榕树下确实热闹。万承村百来户人家大榕树下是唯一的文化娱乐场所。外来的货郎在老爷子的左边扎了个摊,右边是跛三丈的理发摊,依次过去是屠宰五的猪肉摊,林二的牌桌,李能赢的象棋摊……
老爷子对眼前的热闹十分满意。在热闹中老爷子细眯着眼回忆着自己辉煌的历史。老爷子是清朝末年的举人,也就是从他开始,林家在万承村,在昌明乡,乃至在平安县,扎下了脚跟,树立了威望。老爷子在县城做议员的时候,为万承村做了许多让村民称道的善事:修了通往村里的栈道,在关隘山口建了防匪的村门,在权力范围内减免了村民部分的税负……老爷子更满意自己的儿子林敢,读书勤快,办事灵活,从龙州高中读书回来,在县衙门当差几年,竟得到县长器重,三十出头就当了乡长,前途不可限量啊。
才几岁孩童的林子牙当然不知道老爷子的那些历史。林子牙淘气顽皮在万承村倒是很出名。林子牙记得,七岁的时候,他把老爷子的文明杖偷了出来,与一帮平时看到文明杖都敬畏三分的小伙伴拿到黑水河去玩。文明杖高及林子牙耳根,它该是用山中的老枧木做成,乌黑的手柄似是润着一层油,有些冰冷,有些沉重,加上虎口上端雕着精巧的龙头,手杖就显得威严深沉了。但威严是以往的,手杖不在老爷子手中,所有威严对于林子牙和小伙伴们来说是不存在的,他们对待它就像对待一杆普通柴木,或者一根能够击石砸土的木棍。手杖在他们手中轮番被舞弄,来到黑水河边,手杖被他们“扑通”扔进河里,然后他们又扎猛子到河底去打捞,捞上来之后他们用河边的红泥抹到龙头上。
老爷子的手杖很快被林子牙他们遗忘了。河里有比手杖更好玩的事情,他们游泳,玩打水仗,甚至捕鱼捞虾……所有这些都比那根木头好玩好耍。直至老爷子和仆人老宋出现在河边,他们才意识到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祸。
手杖算是老爷子的半个命根子。老爷子在县里做议员时,省里巡抚大人视察平安县,巡抚大人喝了作为宫廷贡品用的苦丁茶后,容颜大开,出了个上联:苦茶不苦苦丁茶苦中有甜。巡抚大人的对子其实也是一般的对子,但当时在座的文人官员竟没一个对得上,林老爷子长袖一甩,站起来对道:平安不平平安县平里蕴患。要知道巡抚大人是因为一股匪患而巡视平安县,县里官员极尽讨好之能但未令他满意,猛一听敢说真话的人对上了下联,并替他把责怪平安下属官员的话说出来,当即连说三声“好”字,把手上的文明杖赠给了林老爷子。林老爷子在平安县因此名声大振。
在河里游泳的孩童,都被仆人老宋叫上了岸边。每人被老宋一巴掌打到屁股之后,老爷子还令老宋把衣服尽悉没收,让每个孩童叫家中大人前来领取。这样,每个玩弄老爷子手杖的孩童,都免不了受家长的一顿皮肉之苦。
此事始作俑者林子牙当然被一顿鞭打。万承村中,老爷子的宽容与大量是有口碑的,但唯独此事,老爷子动怒了。这是林子牙童年时代中遭受的最严厉的一次惩罪。最初,林子牙还反抗地咬一口老爷子的手,后来,就被绑起来打了。
老爷子边抽林子牙的屁股,边骂道:“竖子也,不可教,就要打!”
再后来,林子牙当了半辈子的地主仔,吃尽了种种苦头,但他的屁股再也没有人打过。几十年了,林子牙偶尔还会摸摸当初被老爷子打过的地方,这个时候他会感觉到有一丝丝隐隐的疼痛,因为疼痛感不是很强,所以这被打过的屁股就成了林子牙一辈子经常可以享受起的幸福记忆。
新闻推荐
12月5日,大新县抢抓当前冬修水利的大好时机,组织千名党员干部群众到该县堪圩乡谨汤村跃进渠道进行清淤,当天共完成渠道清淤1.8公里。赵继兵&nb...
大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