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民赵继兵农忠才
4月10日下午,细雨绵绵,雾锁群山。笔者在大新县桃城镇爱国村千亩甘蔗“双高”基地采访时看到,3台种蔗机“隆隆隆”地在田间来回穿梭,运送蔗种的手扶拖拉机在地头排成长龙,镇、村、屯三级干部都在这片甘蔗双高基地上忙碌着……
看种蔗机种蔗,笔者惊叹机械化的高效工作:每台种蔗机的后面,坐着4个人,他们负责将种子竖放在两边4个漏斗槽里。下种、施肥、喷农药等工序一气呵成。种蔗机“隆隆”叫得欢,村民心里喜洋洋。一位村民告诉笔者:“用机械种蔗,一天能种15到18亩,每亩地仅收农民200元钱。如果请人工种蔗的话,一亩地至少要花400元钱。况且,用种蔗机种蔗,省工省时。政府真是帮了农民一个大忙!”
笔者偶遇前来指导春耕工作的桃城镇党委书记梁立锋。梁书记告诉笔者:“春耕以来,该乡从书记镇长到一般干部,每天都像上足了链条的钟跑个不停。除了帮助农民找机耕、调蔗种、运化肥,还帮助农民解决春耕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爱国村农民种蔗积极性高涨。大王屯村民小组长赵贵民告诉笔者,大屯除原来的甘蔗地不变外,把旱田也拿来种蔗,估计今年甘蔗面积增加500亩以上。
在一片甘蔗地里,大王屯的黄丁录夫妇正在修整蔗种。黄丁录告诉笔者:“我家种有30多亩甘蔗,过去地块分散,现在实行小块并大块,按好、中、差三个地块来分,我一家分到了3大块。地块集中,又有了机耕路,劳动强度大大减轻。真是机器叫得欢,农民乐开怀!”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该镇甘蔗双高基地建设任务4000亩,截至4月10日,该镇完成测量面积和土地整治3片共4143亩,完成田间道路建设1450米,调进蔗种986吨,已经种植60亩。目前投入18台机械进场,只要蔗种足够,估计用一个多月左右就可以完成今年甘蔗“双高”种植任务。
新闻推荐
大新讯为切实做好新农保惠民实事,确保参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失,给参保群众吃颗“定心丸”。宝圩乡新农保工作关口前移,把参保群众的参保缴费情况、待遇领取情况、新农保政策...
大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