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文圣通讯员黄德民
4月3日,在大新县雷平镇三仑村500亩甘蔗“双高”示范基地现场,到处是热闹的劳动场面:几台深松深耕机器“隆隆隆”地在甘蔗地上来来回穿梭;几十台运蔗种的拖拉机在机耕路上穿行;100多名干部群众戴着草帽顶着烈日或搬运蔗种或挥铲培土……
为了加快推进甘蔗“双高”示范基地建设,今年以来,大新县从县委书记到普通干部,陆续走出办公室,分赴甘蔗“双高”示范基地项目建设一线,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同心协力,加快推进甘蔗“双高”示范基地建设,为群众创造“甜蜜生活”。
这,只是大新县推进甘蔗“双高”示范基地建设的一个举措。
大新县县长黄巧告诉记者,为了把甘蔗“双高”示范基地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大新县安排所有县处级领导挂点联系乡镇,督促检查基地建设工作,执行乡镇班子成员、县直部门包片包村责任制,将工作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同时,各级党政机关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深入各点,现场为基地建设解决实际困难。“今年2月初,大新县政府从‘双高\’成员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到甘蔗‘双高\’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点实地蹲点,采用‘5+2’\‘白加黑’等方式协助推进基地建设,工作组直到完成种植任务才能撤离。”黄巧说。
站在甘蔗地头,大新县糖业发展局局长农建宽介绍说,大新县结合本地实际,在自治区各种优惠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再出台本级各种优惠办法,助力推进全县基地建设。大新县出台《大新县2015年甘蔗“双高”基地建设机械深耕深松扶持实施方案》,由县财政和制糖企业共同出资576万元用于机耕补助;出台《关于印发2015年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地补助蔗种采购方案》,安排第一期资金64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共672万元,用于补助蔗种政府采购,结合群众自备,确保蔗种满足种植需要。
同时,大新县农机局组织2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5000多台农机具及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各个甘蔗“双高”示范基地提供服务;县农业部门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分赴全县甘蔗“双高”基地一线,从技术上对蔗农进行培训和指导。
大新县还强化督查工作,要求县四家班子领导积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到挂点联系乡镇亲自抓好联系点的基地建设工作;组织督查组深入村屯一线督促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对进展较慢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做到“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报”,有力推进了建设进度。
“加快推进甘蔗‘双高\’示范基地建设,就是落实市委黄克书记对大新提出的‘再种甘蔗、种好甘蔗大会战\’的一项重要工作。”大新县委书记赵丽表示,大新县各级领导干部将以“三严三实”为标尺,全面落实黄克书记提出的“145领导干部工作法”,继续开展好“作风改到实·服务走在前”主题实践活动,坚持完善“一个项目、一
名挂点县领导、一个领办单位、一张倒排工期表、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以“苦干2015、攻坚2015、决战2015”的勇气,全力推进甘蔗“双高”示范基地建设。
记者从大新县甘蔗“双高办”了解到,截至4月2日,大新县共落实基地地块37片共3.201万亩,超额完成崇左市下达3.2万亩任务;完成土地“小块并大块”整治面积25600亩;完成蔗种准备22000吨,完成机耕备耕18600亩,种植6200亩。
在甘蔗“双高”示范基地,雷平镇三仑村闭艳红分到了面积2.8亩的大块地。“实施土地‘小块并大块\’之前,2.8亩的地要分成好几块,交通机耕不便,不仅浪费生产时间,还增加劳动强度和成本。现在好了,机械化种植每亩的生产成本要减少200元左右。”她笑着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大新讯 随着农历“三月三”临近,扫墓祭奠、农事活动逐渐增多,正值森林高火险期,为了做好“三月三”期间森林防火工作,大新县坚持“以防为主、防控结合”的理念,强化措...
大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