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大新县宝圩乡板六村和板价村的48名村民早早地来到陇那生态养殖合作社办公楼前,焦急地等待签约、抽签,认领第一批政府“扶贫牛”。
在现场,大家都议论着有关“扶贫牛”的事情。家住板六龙曲屯妇女覃美艳对“扶贫牛”心怀憧憬。她今年43岁,家有4口人,不识字,两年前丈夫去世,家庭经济状况堪忧。“扶贫牛”对她来说就是及时雨啊。
趁着工作人员将牛从栏里赶出来上称,村民们都围着陇那生态养殖基地的农忠强老板探情况。“这批牛是从法国引进的新品种,出生后养13个月,一般体重达750公斤,现在市场价是每公斤13块钱。你们入了股,把牛寄养给公司,每个农户一年或将得到3000多块钱左右的红利。可以说,政府给的‘扶贫牛\’等于给你们一棵‘摇钱树\’!”农忠强的话让大家很高兴。
9点许,宝圩乡“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良种牛寄养协议签订仪式开始了。只听见乡长林兴清了清嗓子,作了个开场白:
“各位乡亲,今天叫大家来认领‘扶贫牛\’是县扶贫开发办争取到的全区“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项目。具体实施办法是,每户出资部分钱,政府扶持一万元,用来购买母牛。认领后登记造册,寄养在陇那生态养殖基地。以后每年牛仔养大后出栏得到的钱,由农户与基地分红;三年后,母牛当作菜牛卖掉所得的钱,除扣除农户原来出资的部分和政府扶持的一万元给农户外,农户还与基地对扣除后剩下的部分进行四六开分红。”乡长的话让大家对政府的“扶贫牛”又有了更多认识,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紧接着就是县扶贫办与乡政府、公司签约,农户与公司签约,最后一项就是抽签认牛、过称、注册。
“我抽到一区二棚M30号”“我抽到一区一棚M77号”,村民们喜滋滋地快步走向山脚下的牛棚看牛。
新闻推荐
6月2日,由崇左市教育局牵线搭桥,大新县桃城二小喜获广西现代文化教育责任有限公司20万元的捐款,此款将用于改善该校的体育文化设施。图为捐款现场。黄德民 摄...
大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