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韦汉楼
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高考中,崇左高中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和别具一格的“文化兴学”办学实践,又一次斩获了骄人的成绩:宏志班连续六年一本上线100%;1211班学生农美霞以总分597分勇夺崇左市文科状元;理科600分以上人数连续三年蝉联崇左市第一;该校一本上线81人(不含体育、艺术生),一本上线率提高2个百分点,本科上线总人数达720人,上线率77.59%……崇左高中,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必然受到世人的关注和传扬,只是,在这些闪光的数字后面,隐藏着怎样的一种奋斗精神?群众和家长却未必了解。
近日,记者前往崇左高中,带着无数个疑问和好奇,采访了该校的教师和学生,因此破解了许多该校特色办学的密码。
崇左高中坐落在崇左市左江北岸,东临蜿蜒美丽的左江。该校源于明洪武年间的黉学堂,其前身是“太平府预备中学堂”,校园文化积淀深厚,经过多年的构建和完善,崇左高中已建设成为一所具备独特的办学思想、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独具特色办学实践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也是一所远近闻名的崇左市重点高中。
一见面,该校校长梁铭之就一语道破天机:“崇左高中的制胜法宝其实就是‘文化兴学\’办学实践的胜利,我们自始至终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首位。”
梁校长告诉记者,崇左高中在学校文化的构建中,注重挖掘该校办学传统中那些符合时代精神、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能够引领学校发展进步的优秀文化元素,以此丰富该校办学的文化内涵,效果显著。
事实上,在崇左高中校园里,到处呈现出浓郁的“文化味”,书香气息四处弥漫。除了保存完好、曲径通幽的“黉学园”彰显出一份远古的幽静外,校园里每个显眼位置都是那些时代感极强的励志类的妙言警语,比如:校长寄语是“进崇高门,立崇高志,做崇高人”;办学宗旨是“传承黉学文化,打造优质教育,惠及普通人家”;校训是“崇高责任,励志树人”;学校精神是“正心、向
善、笃学、致远”;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爱心,敢于担当责任的崇高人”……为了使这种校园文化的精髓在每个学生身上融会贯通,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崇左高中每一届新生入学时,都首先接受学校办学历史的人文教育和现代办学思想的熏陶,由指定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充当“解说员”,从黉学堂的历史文化到崇左高中的现代办学理念入手,给新生上第一堂“校园文化课”,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融入崇左高中独特的学习氛围。之后,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学生们都会不间断地接受这样的教育和训诫,自觉成为一名“爱学习、守纪律、有爱心、能吃苦的‘崇高人\’”。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在实施"文化兴学"的特色办学实践中,该校宏志班学生是最值得骄傲的一个群体,这群来自边境少数民族落后地区农村的贫困学子,在每一年的高考中,都以优异的成绩,成为该校学生的学习榜样和排头兵,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9年的教学实践,崇左高中的宏志班已成为该校一张响亮的名片,也是该校实施特色办学的一大亮点。
在崇左高中,记者见到了今年高考崇左"文科状元"农美霞。提起自己所在的宏志班,这位来自大新县贫困农村的文静女孩变得滔滔不绝,兴奋异常:"崇左高中是一所富于人文关怀的学校,这种关怀特别体现在宏志班的设立和教师的教学风格上。宏志班让许多像我这样的寒门学子得以无忧无虑地学习,全身心地备战高考。"她说,"学校充满人文气息的教学风格,为我们的学习成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我喜欢这个学校。"
与农美霞同班的江州区女孩施承慧,今年高考也取得了574分的高分,她对宏志班则是另一种评价:"宏志班里的学生十分刻苦,各方面能力都很强,作为宏志生中的一员,三年里不仅感受到班里和谐的学风,也时刻处于激烈的竞争当中,但正是这样的竞争促进了班里各位同学的成长与进步。"对这所伴随她三年的母校,她是这样评价的,她说,"崇左高中环境优美,是个学习的好地方,在这里学习会觉得很放松,校园里满是亭台石阁、花草树木,非常适合在长时间的学习后让自己放松心情,最值得称赞的是学校连元楼后的黉学园美景,这里通常是文学爱好者的灵感发源地……嘿嘿,我喜欢文学。"
崇左高中宏志班的办学是成功的,这种成功得益于"黉学文化"的传承,也得益于"文化兴学"的特色办学实践。直至今年,崇左高中设立"宏志班"已有9年,9年来,该校宏志班已为各地高校输送了近400名大学生,被社会各界褒奖为"优质大学生的'孵化地'和'生产线'"。事实上,从崇左高中近年的教育教学成果来看,这样的赞誉名副其实。
新闻推荐
本报崇左讯(记者罗承品)近段时间,在崇左市江南路蒙师傅盲人按摩店工作的盲人按摩师黄成谷,一直在为自己八岁半、即将上三年级的儿子随迁到市区入学的事情而犯愁。虽然小学...
大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