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讯 今年以来,大新县五山乡创新工作方式,实施“123”工作法(即“一个标准”“两个资源”“三个结合”),打造制度健全、服务全面的“一站式”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坚持“一个标准”,夯实服务基础。在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中,五山乡着重在场所选定、运行模式、人员配备、设备购置等方面明确了统一标准和要求,实行规范化建设;统一规章制度,制定出台了《五山乡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定期服务、工作考勤、办事公开、全程代理、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台账登记和责任考核等制度;统一服务内容,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党建、民政、残联、社保、新农合、卫生计生、国土城建、农林服务、司法调解等9项业务进驻中心,集中办公。据了解,五山乡分别在宾山村、其山村、联山村、文应村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整合“两项资源”,提升服务水平。在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中,五山乡坚持整合场地资源,方便群众办事。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便于服务等原则,采取“多村一中心”“一村一中心”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把服务中心建设与村屯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阵地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合人力资源,精心选派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服务优的同志进驻服务中心开展工作。同时,为确保服务中心正常开展工作,在非集中办公日安排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驻点值班,随时为群众代办事项。
实施“三个结合”,增强服务实效。在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中,五山乡注重把便民服务和日常办公结合起来,把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成为“七站八所”定期集中办公、透明办公和为民办事的平台;注重把便民服务与村务党务公开相结合,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的村将服务中心的规章制度、服务规范、服务事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服务部门和人员等通过公开栏、明白卡等多种方式向群众公开,使群众办事一目了然;注重把便民服务与基层综合服务相结合,不断拓展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积极鼓励保险、电力、邮政、通讯等机构在村级设立便民服务点和收费业务代办点。据了解,截至目前,五山乡各便民服务中心共现场办结服务事项106件、代办服务事项98件,接受咨询服务141人次,提供各类就业信息25条,发放明白卡750余张。(侯燕珍)
新闻推荐
大新讯 今年以来,大新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通过拓宽公开渠道,“敞开”法院大门,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实现立案、审判、执行、审...
大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