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文圣 通讯员黄梅花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做好人才工作,发展壮大人才队伍,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加快发展的根本之道、必由之路。”大新县委副书记玉明金对记者说,“十二五”期间,大新县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探索人才工作之路,把建立科学完备的育才、引才、选才、用才机制作为当务之急,在人才引进、开发、管理和使用等方面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筹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和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有效促进全县人才队伍健康发展。
据统计,大新县全县现有各类人才19329人,其中党政人才1577人、专业技术人才5583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37人、高技能人才207人、农村实用人才1.02万人、社会工作人才1325人。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大新县把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作为提升人才队伍素质的首要措施来抓,以人才质的提升弥补量的不足。
在党政人才方面,主要通过“三个一”、开设文化大讲堂、参加学历提升教育等方式加强教育培训。2011年以来,大新县通过“三个一”教育培训党政人才达7万多人次;联合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等高校在该县开办研究生、本科学历教育培训班,免费安排242名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培训。2012年以来,全县共组织9批次领导干部到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进行培训,参加培训人数达1580人次。此外,积极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到上级部门跟班学习、到发达地区参观考察等,加强实践锻炼。
在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2011年以来,先后选派校长、教师赴北京清华大学、江苏、岑溪、桂林等地观摩学习培训6000多人次;邀请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广西教育学院等学校专家前来讲座、授课,受益教师达2000多人次。该县依托职业技术学校加强培训,县职业技术学校共培训各类初级专业技术人才41386人次。同时,该县发挥各类拔尖专业技术人才优势,通过下乡支教、下乡送技或邀请高校专家、教授讲课等方式,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在农村实用人才方面,该县整合涉农部门培训项目和资金,利用乡村党校、农家课堂、示范基地和远程教育等平台,培养各类实用人才。该县社保、农业、扶贫、妇联等单位依托项目支撑,开展引导性就业培训和电焊、建筑施工等专业短期培训,2011年以来累计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3.6万人次。同时,组织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努力把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乡土人才”,把“乡土人才”培养成农村党员干部,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
大新县围绕“强工兴旅固边”战略目标要求,谋划确立一批重点人才项目,努力做到人才项目直接跟进经济建设、直接融入经济建设、直接服务经济建设。在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每年有计划选派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发达地区学习培训;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选派经营管理者参加专门培训;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加强职业技术培训。
大新县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干部任用条例》等法规,深化党政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力度,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进一步把人才的潜力和活力充分释放出来。2011年以来,该县拿出5个乡镇领导岗位面向全县乡镇事业单位进行公开选拔、拿出13个岗位面向基层干部公开招录;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近日,大新县人民法院院长陈晓程一行前往挂点村龙门乡龙门社区慰问村委干部、困难党员和群众,为他们送去节日的温暖(如下图)。在龙门社区,陈晓程一行与社区干部进行座谈交...
大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