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暂而美好的春节假期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重新背起行囊,带着家人的期盼,重新起航,到珠三角地区务工创业。虽然有许多的不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梦想就在前方。
带上电脑学点新技术
2月16日上午,南宁火车东站内人头攒动,无论是进站口还是候车室都挤满了人。在这几天的务工流返程高峰中,李金丞是其中的一员。
李金丞是崇左市大新人,当天身穿一件绿色棉袄,40岁出头,笑起来脸上已满是皱纹。他去广东打工已经三年有余,在广州一家零件加工工厂打工。这次过节回家,与家人短暂团聚后,李金丞又踏上返程路。
只见李金丞坐在候车室里耐心候车,脚边放着一个不大不小的行李箱,边上还有一个大大的纸箱,用黄色的胶布“五花大绑”。“纸箱里是特产吧?”记者问道。李金丞摇摇头,笑了:“电脑!厂里生活枯燥,一方面,休息时能用电脑娱乐娱乐;另一方面可以学点新技术。”
李金丞告诉记者,工厂里约有170名工人,70%—80%都来自广西,且大多来自崇左市大新县和南宁市横县,三十四岁的居多。“现在技术那么先进,我们不像年轻人反应那么灵敏了,但也得慢慢学,跟上潮流。”李金丞憨笑着说,“这是新一年的目标。”
做能让家人依靠的老板
在火车东站里,有去往珠三角地区务工的,也有到珠三角创业的。李易新多年前到广东佛山开起了五金店,淘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
16日中午,李易新带着爱人在东站候车室里等候去往广州的动车。
外出创业,是一条艰辛的路。李易新说,选择佛山,是因为广东的机遇比较大,进材料、出货都比本地容易一些,“但是开店过程中也遇到了挫折,以前店里有四五名员工,由于遭遇亏损,把员工辞退了,现在只能自己和老婆亲力亲为。”
困难只是暂时的,生活还充满希望。“店铺2月18日正式开门,提前两天去布置,只要肯干,就有希望。”李易新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外打拼四五年,有了经验和人脉,这就是宝贵的财富,新的一年,李易新将全力以赴,做一名能让家人依靠的老板。
记者了解到,每年从广西到广东创业的人很多,以开米粉店、五金店和做服装买卖居多。身在异乡,遇到挫折时他们总是相互帮助,远方的家就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积累经验完成蜕变
在外出务工的队伍中,有一批刚刚毕业的学生,他们朝气蓬勃,为自己而努力。梁洁就是其中的一员。
梁洁介绍,自己在广州的一家超市工作,“在南宁一个月工资2000元左右,在广州有3000多,因此刚刚毕业我就选择远离家乡打工,一方面希望赚到更多的钱,另一方面是积累更多的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完成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
记者在人群中还看到不少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广西“学生军”。他们在毕业后都选择到广东闯荡,年纪虽小,但志气不小。勤劳、能干是他们的特点,可小小年纪外出打拼,总让记者感到心疼。
本报记者冯晓华
新闻推荐
在广西大新县硕龙镇中越跨国瀑布德天瀑布景区,越南边民用竹筏载着越南商品,准备销售给游客。南宁海关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至4月广西边境小额贸易进...
大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