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讯 ***工作开展以来,大新县坚持“党建+***”的工作思路,将基层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把党员干部培育成扶贫攻坚的“联络员”“引路员”“示范员”“领航员”,有效解决了党建与脱贫攻坚“两张皮”的问题,全力助推***精准脱贫,取得了明显成效。
发挥贫困户结对帮扶作用,当好民情“联络员”。今年以来,大新县按照“4321”帮扶机制,落实6300多名干部和贫困户结对帮扶,并立下军令状,完不成脱贫任务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不调整不调离;贫困村不出列,工作队不撤出;贫困户不脱贫,帮扶责任人不脱钩。各挂点帮扶单位组织深入村屯开展“双承诺、双认定、双确认”工作,组织2000多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项目371个,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和志愿服务100多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620多件;组织全县2000多名农村无职党员开展设岗定责和承诺践诺活动,让农村无职党员“有位有为”。
发挥第一书记“领航”效应,当好发展“引路员”。大新县充分利用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及其后盾单位,争取到信息、技术、政策、产业等扶贫项目,帮扶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贫困户尽早销号摘帽。如堪圩乡谨汤村第一书记黄志斌采取“贫困户+合作社+企业”模式,鼓励和引导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成立养蛇合作社;驻桃城镇德立村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许万伟,组织成立德利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下设砂仁种植、甘蔗种植,养蜂、养猪、养土鸡等5个合作小组,发展多种经营。
发挥村支书“双带”作用,当好作风“示范员”。大新县通过开展农村党员大培训活动,开展系列政策法规、实用技术、扶贫业务等专题培训,着力培养一支干事创业的村支书队伍。在扶贫工作中,由村支书负责召集村“两委”干部,结合村情民意,因地制宜调优产业结构,通过发展特色种养业,增加农民收入。龙门乡苦丁村在村支书冯玉雄带领55户贫困户种植山油茶1000多亩。
发挥农村党员“领跑”效应,当好扶贫“领航员”。大新县对农村外出流动经商党员、返乡创业党员、致富党员、产业发展大户党员等进行摸底,建立“党员人才信息库”,通过他们为家乡提供就业信息、农产品销售信息等服务,引导更多贫困户参与实现就业创业。堪圩乡明仕村弄斗屯老党员李光宁带领周边农户大力发展农家乐,共有48家农户创办了农家乐。(黄梅花)
新闻推荐
10月28日上午,大新县龙门乡上育村村委会二楼的会议室内,3个龙门乡籍老板与乡村两级干部一起商讨上育村脱贫计划。“扶贫攻坚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今天我们主动请挂点的企业老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