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大新讯(记者 陆艳梅)今年以来,大新县雷平镇紧紧围绕“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工作思路,将基层党建与***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推行“党支部+”模式,扎实推进***发展进程,有效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
“党支部+致富能人”模式,促进辐射帮带。该镇大力实施“能人带动”战略,充分挖掘党员中的致富能人,发挥致富能人门路广、有资金、有技术、有信息、有市场经验的优势,引导他们带领贫困户发展产业,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该镇党委充分利用致富能人雷平永俊养猪场党支部书记闭安南在养殖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土地出让、惠农贷款支持等激励引导性政策,鼓励其异地建厂,扩大养殖规模,采取引、联、帮等措施,促进钦联村党总支部与养猪场党支部结对帮扶,后益村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引导贫困户通过采取申请扶贫小额三年贴息贷款入股、养猪场年底按贫困户入股资金8%的红利返还、三年后替贫困户还贷的抱团取暖方式,实现稳定脱贫,永俊养猪场计划吸纳贫困户100户,融资500万元投入猪场建设经营。
“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实现双向共赢。该镇根据产业发展和实际需求,在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村专业合作社成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针对农户发展优势产业不懂技术、市场信息不广、经营管理能力相对较弱、致富缺乏动力的现状,积极带动、吸纳贫困户入社,参加到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模式中来、抱团发展,实现农户与合作社互利共赢。如成立雷平镇乐土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在各村设立党员服务站点,吸纳带动农户(贫困户)入社,带领社员发展果蔬种植,壮大产业规模,促进农民增收。
“党支部+基地”模式,推动规模经营。该镇依托甘蔗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党支部示范带动作用,组建甘蔗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动群众实施甘蔗“双高”基地建设,加快探索推进“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努力实现甘蔗种植规模化、机械化、水利化;利用甘蔗“双高”基地建设补助资金、技术指导以及产业扶贫资金等强农惠农政策,使甘蔗产业发展与***有效衔接,促进农户增收、贫困户脱贫。目前,全镇实施甘蔗“双高”基地建设4.1万亩,涉及16个村58个自然屯1856户群众;同时,利用第一批产业扶贫资金110万元,统一采购发放化肥611吨,惠及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997户,帮助贫困户通过甘蔗低产改造,实现甘蔗每亩增产2-3吨,增收1000多元。
“党支部+企业”模式,带动转移就业。该镇由镇党委牵线搭桥,引导今年即将脱贫摘帽的贫困村后益村党总支部与本地企业德天化工厂沟通合作,促进后益村党支部与德天化工厂党支部形成“党支部联企业带农户”的结对共建模式。村党总支部坚持自愿原则,动员建档立卡富余劳动力与企业合作输出劳务,向企业提供有富余劳动力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信息,让企业全面掌握各户劳动力状况,在用工时优先考虑支部推荐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选,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就近就便务工脱贫。
新闻推荐
大新讯翠竹绕岸,农舍点缀,独木横桥,稻穗摇曳,农夫锄禾,南国田园,风光绝美……这是大新县开展生态乡村建设后呈现的景象。近几年来,大新县在开展生态乡村建设中,采取群众主体、项目融合等举措,齐心协力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