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金全和他的母亲。孟振兴摄
本报记者 孟振兴
“妈妈,妈妈,你醒了!”10月27日下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外科病房,9岁男孩蒋金全站在母亲的病床前,目不转睛地看着刚刚做完肺叶切除手术的母亲,眼睛里充满了关切和希望。
9岁男孩弃学救母
“肺结核;右侧脓气胸并支气管胸膜瘘。患者反复发热并咳嗽,咳痰4月余……”
这是今年5月31日,小金全的母亲林海燕刚从第八人民医院转到四医院时的入院诊断结果。林海燕的主治医生、四医院外科副主任马杰对之作了更通俗的解释:右侧肺功能几乎完全损毁,不及时救治,将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现年37岁的林海燕是扶绥县人,离异后一个人带着儿子在南宁生活,母子俩靠着她做护工每月1200元的微薄工资相依为命。今年4月,林海燕因肺部感染不得不住院治疗。由于胸腔排脓需要插管,林海燕几乎不能离开病床,照顾母亲的重担就这样压在了这个年仅9岁的小男孩身上。
每天早上,小金全都要先到菜市场买上几元钱的瘦肉,然后回来帮妈妈刷牙洗脸,学着做饭、洗衣服。为了节省每一分钱,懂事的小金全尽量把做好的饭菜让给母亲,而他自己的一日三餐多是用几根面条打发——把面条放在碗里,倒上开水,加上一点油盐酱醋,再放到微波炉里加热3分钟。
看着儿子忙前忙后的身影,林海燕曾想过要放弃自己,却又在儿子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他才9岁啊,如果没有我,他要怎么过啊!”
能帮就帮全力救助
“因母亲身患严重肺病,广西南宁9岁小男孩蒋金全休学在医院照料。此前,这个两口之家仅靠蒋金全母亲做清洁工每月1200元工资维系,但为了治病,已将积蓄耗尽……”(中国新闻网相关报道)
媒体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5月31日,在各界的热心帮助下,林海燕转入治疗肺结核更为专业的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入院当天,四医院就组织了各科室专家对林海燕进行会诊。与此同时,请来一名护工,代替小金全照顾林海燕。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林海燕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各项指标已达到手术要求,但外科医生们仍然愁眉不展:手术用血紧缺,如果林海燕在术中遭遇不测,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帮助这对母子渡过难关,四医院党委发出“践行杜丽群精神,关爱生命、互助献血”的活动倡议,号召全院干部职工及家属为林海燕进行爱心互助献血。虽然医院在不久前就开展了一次义务献血活动,但仍然有17名A型血的医护人员主动挽起袖子,累计献出4900毫升鲜血——这其中包括马上要为林海燕做手术的马杰医生。
顺利获救感恩社会
10月27日早上,林海燕的手术如期进行。
当天下午4时许,记者在外科病房里见到了手术麻醉后醒来的林海燕和守在一旁的小金全。虽然身体仍然很虚弱,但林海燕意识清醒,说话的状态与常人无异。据医生介绍,林海燕的手术很成功,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后就可恢复正常生活。“当然,由于右肺切除,她不能承担重的体力劳动了。”马杰说。
“叔叔阿姨们(指科室医护人员)都对我说,妈妈很快就会好了。”病床前的小金全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妈妈说,有好多好心人帮助我们。等妈妈病好了,我们就出去工作,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手术顺利完成,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他们或许已经渡过了最艰难的那一关。为了不让小金全耽误学业,四医院再次为林海燕请来了护工。据医生说,林海燕何时能康复出院,还要视其身体状况而定。包括尚欠四医院的数万元手术费用,林海燕大概还需要10万元方能完成治疗。而目前,母子俩前期收到的捐款已基本用完,两人连基本生活费用都成了问题。“希望社会各界继续伸出援助之手,与我们一起帮助这对母子渡过难关。”外科护士长韦小英说。
新闻推荐
“我们学院规划面积1100亩,是一所集全日制中专 、技校和短期培训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并举的综合性中等职业院校,建设规模为每年全日制在校生1万人以上,短期培训人数达2...
扶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扶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