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崇左:土地整合流转总面积逾76万亩
据《左江日报》报道,近年来,崇左市在推进实施百万亩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过程中,采取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等多种形式,推进农村土地整合流转,形成了引进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流转模式、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流转和农民互换地块“小块并大块”经营流转模式等三种成熟的经营流转模式。江州区结合实施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引进广西高良、壮糖、宏华等农业科技开发公司,联合辖区内制糖企业,大面积流转土地,实行公司化经营流转土地44930亩,很多农民得以从繁杂的耕种劳务中解放出来,转向二、三产业,获得了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扶绥县鼓励引导农户整合土地,实施“小块并大块”,制糖企业、政府、受益农户按5∶3∶2比例投资建设,成立农村农民土地合作组织,由农户自主或联合经营管理。
截至目前,崇左市各县(市、区)土地流转总面积累计76.5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779万亩的10.18%。项目区甘蔗平均亩产达7吨以上,比“靠天吃饭”的蔗田增产2.5吨以上。2012/2013年榨季全市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新增甘蔗46万吨,涉及农户2.56万户,按甘蔗入厂价480元/吨计,直接新增产值2.208亿元。
来宾:规模化种植亩产可达10吨
今年以来,来宾兴宾区良塘乡以实施土地整治项目为契机,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在北合村委连片整合土地2313亩,其中由东糖集团迁江公司与北合村农户签订10年合同租赁1801亩,用于发展糖料蔗生产,采用滴灌的节水灌溉技术,建有水利渠道1条、泵房2座,铺设灌溉管道16676米,全部实行滴灌技术,从过去的“望天等水”到现在的随时有水灌溉,全面打造甘蔗“千亩万吨”高产示范基地。另有500多亩由老板进行甘蔗育种育苗,用水灌溉有保证,目前长势良好。
“每亩普遍株数5500株,株高2.2米,其中节茎12节,株数、高度、节茎等方面的数据不仅比去年同期指数高,而且各项指数比周边同品种不同土质高,这是7月10日来宾兴宾区科技人员在该区良塘乡北合村土地整治项目蔗田上采样时得到的数据。科技人员表示,根据该片甘蔗当前长势,加上后期用水灌溉有保证,这些甘蔗亩产10吨左右是铁板钉钉的事——“稳拿”。
土地流转后,农民一方面可获得相对稳定的每年每亩800元租地收入,同时还可在自己的土地上为企业打工,逐渐摆脱土地的束缚,加速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改变传统以一产为主的收入增长方式,有利于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和产业化实现土地价值的最大化。
北海:机械种植每亩省170元,增产一成
据了解,近年来,广西有不少甘蔗种植机械化试点成功的案例。北海市在福成镇三合口农场上庙分场建立了2000亩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首次引进甘蔗种植机。结果表明,机械种植比人工种植每亩可节省170元,每亩增产约11%,机种效率为人工效率的20倍以上。
宜州:两年前开启“公司+农户”种植模式
2011年,广西博庆食品有限公司在宜州市安马乡实施“公司+农户”甘蔗种植模式试点,28户农户以土地入股,每亩土地分别拿到200元保底金和960元利润分红。2013年,该公司在宜州市庆远镇城障村、三湾村和安马乡下寨村等地继续推行土地集约化种植,其中,城障村200户农户以570亩土地入股,该公司以500元/亩保底金的形式取得土地经营权后,通过土地集约化经营,土地整合“小块变大块”,将以标准化的模式进行机械化耕作种植管理。
新闻推荐
(上接1版)我们做药肥就是要‘傍大款\’,将施肥和病虫草害防治两次劳动整合为一次药肥,以省工省力。” 对此,广西田园公司的技术团研制的产品就像手机智能化一样,给甘蔗施肥的同时喷农药。事实证明,这样...
扶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扶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