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记者走进扶绥县渠黎镇新安村,看见一群村民围坐在一起听一位老人唱山歌。这位老人大约70岁,他手里拿着一台收音机,带着一副墨镜,只听他唱道“美丽广西金钟响,响遍全区各村庄;乡村清洁大工程,干部群众都行动;环境卫生做得好,换来新安面貌新”。“甘蔗独条多粗壮,多生子女多困难;独生子女不忧愁,年老温饱国家帮”。记者很好奇,向村民打听唱歌的老人是谁?村民告诉记者,他是新安村的盲人何宝多。他的眼睛盲了,怎么还懂得那么多国家大事呀,唱出那么好的山歌?记者心里纳闷。
记者采访了来听山歌的村民,一位村民说道:“何宝多老伯是我们村的盲人‘山歌王\’,他眼盲心明,勤学好问。他爱听收音机,从收音机里懂得好多国家大事呢。他还自己学编山歌,用山歌向我们宣传党的政策,使我们懂得党的农村政策和法律,懂得文明新风尚。我们都叫他‘山歌王\’。”
新安村依山傍水,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这里民风淳朴,村民性格开朗,历来喜欢以对山歌来抒发情感。白天在田间地头、山坡野岭,晚上在村头村尾的榕树下、竹林里,村民们都喜欢在一起对山歌。何宝多从10岁起,父母每次出门对山歌时,都要拉他去帮大人“和声”(就是“加声量”)。久而久之,何宝多就掌握了壮族山歌的各种腔调和唱法。
何宝多读过初中,上世纪70年代,他担任过村里的文艺队队长,经常组织村民唱革命歌曲,开展各种文娱活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农村。为了及时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何宝多卖掉两只大公鸡,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专门收听国家的大事,还把听来的新鲜事编成山歌唱给村民听,比喻贴切,通俗易懂,村民爱听又爱唱。(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对于村里的矛盾纠纷,何宝多就用自己编好的山歌进行教育。有一年,村民陆某夫妻俩整天吵闹不止,闹到要离婚的地步。一天晚上,何宝多见这夫妻俩也在歌场,就唱道:"用心成家不要闹,吵吵闹闹坏名声;成婚生子又生女,吵闹子女不安宁。"夫妻二人听完羞得脸色通红,当场表示相互包融,和睦相处。从此,夫妻俩重归于好,恩恩爱爱过日子。有一段时间,村里一些人参与赌博活动,影响家庭生产生活。何宝多知道后,就教村民唱道:"够(注:壮话,告诉的意思)郎不赌就不赌,参赌定输又丢钱;子女读书用钱大,有天家庭缺油盐。"由于及时宣传,此后,村里很少有人参与赌博违法活动。
1998年,何宝多在参加一次歌坡对唱活动后回家途中,忽然双眼直冒金星,被送去大医院诊治,诊断为急性散光眼病,无法治愈,他的双目失明了。性格开朗的何宝多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山歌追求,仍然每天晚上和村民一起对山歌。眼睛看不见了,他用粉笔将新创作的歌词一字一句写在球场的地板上,供大伙们一起唱。何宝多眼盲心明不失志,对山歌的执着与热爱,深深地感染了当地村民,激发了村民唱山歌的热情。如今,新安村的成年人几乎人人会唱山歌,村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山歌文艺队,以唱山歌传播文明、传播新风尚,促进了新安村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今的盲人何宝多,靠家里的一台收音机和电视机,捕捉各种创作题材。各级电台、电视台每天早上和晚上播放新闻时,他都必听,雷打不动。然后,把听到的国家大事编成山歌及时宣传。今年初,他创作山歌《一对新现代恋人》,讲述一对相恋的男女大学生放弃城市大企业高薪的聘请,返乡创业成功的故事,反映了新时代年轻人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志向。该歌本共计74首歌2072字,由何宝多口述,请人笔录后印刷装订成册,免费发放给歌友们传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以后,何宝多编出许多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山歌,他唱道"从严治党手要硬,依法治国志要坚;学法尊法要执法,要做一个好党员"。"'法'字有'水'又有'去',要洗自身的污染;执法就是消毒柜,条条遵守不要偏"和"农村纠纷常出现,时时发现闹连天;起屋占到大众路,法理不容众讨厌"。"有些青年不学法,吸毒做贼天过天;如果经常不学法,就在犯罪的边沿"等,这些山歌通俗易懂,很受群众喜爱。
何宝多精通当地壮族山歌的曲调和唱法,他主张唱山歌应从"求歌"的形式展开,以声音好、音律好、内容好赢取对手的对唱。近年来,他参加大小10多场歌坡山歌比赛,荣获许多奖项,领到荣誉证书10多本。前年,何宝多还请堂兄笔录,把自编的1200多首山歌编成册子,无偿献给扶绥县民族局,作为山歌的"种子"传播后人。
新闻推荐
扶绥讯 为进一步完善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大综合协调力度,2014年以来,扶绥县认真贯彻落实50人以上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取得成效。 &nb...
扶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扶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