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工人工作一段时间刚上手又走了,重新招进来的技术又不熟练!”近日,南宁空港扶绥经济区内一家企业负责人感触颇深。他感叹,由于种种原因,企业总留不住人才。
面对县内非公企业“用工荒”问题,去年以来,扶绥县多措并举,积极为企业和工人提供“贴心”服务,让更多的人就地“安心”工作,努力让非公企业不再为用工“劳神伤财”。
做好服务非公企业招工工作。重点对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返乡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和企业用工需求进行摸底调查,做到一户一表、一村一册、一企一卡,准确掌握人力资源状况、分布、流向等情况;对有就业意向的人员,进行“五免一补”培训,即免培训教材费、免培训费用、免培训师资费、免技能鉴定费、免办理职业资格证书费,并给予适当的食宿补助,培训结束并经考试合格者,免费发放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充分发挥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作用,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和大学生求职招聘会,在全市率先建立人力资源交易市场,确定每周星期四为企业和应聘者见面日,其他工作日应聘者的材料随到随收;发挥县内几所高职高专院校的资源优势,通过“联姻”促成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训。目前,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建设中的广西南国铜冶炼项目与桂林理工大学南宁空港校区合作,开设“南方班”,设置冶金、选矿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由企业提供相应奖学金,学生毕业后全部录用到企业工作。
积极为非公企业用工人员分忧。该县在开展联系走访企业活动中了解到,随迁子女能否就近入学是广大应聘人员是否愿意“进来”、“留得下”的决定性因素后,县教育主管部门在每学期开学初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非公企业受聘人员子女入学提供便利,确保他们放心进来,安心工作。该县还紧紧抓住自治区教育实施教育“双千工程”和崇左市“双百工程”建设为契机,由政府投资1.06亿元在城南新区建设一所占地面积120亩、容纳60个班2500名学生就读的扶绥县民族小学;促成碧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200万元建设一所能容纳24个教室1080名学生就读的小学和投资865万元建设的多元化办学模式的幼儿园。一批幼儿园和小学的建设,吸引了更多人到园区非公企业就业。同时,该县还加强工业园区配套农贸市场、综合购物超市、休闲文化娱乐场所等建设,开通县城至园区的公交线路,努力为非公企业员工创造一个便捷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用“贴心”服务换来员工“安心”稳定就业,实现“顾家赚钱两不误”。
新闻推荐
岜盆乡岜伦至弄廪2公里长的“半边路”久拖不决,无人问津;县城思贤路延长线动工三年,剩下80米的“断头路”令人揪心;柳桥镇柳桥社区下屯和扶岜村新丰屯两个人饮项目按兵不动...
扶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扶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