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娟
“感谢爱心人士的帮扶,我孙女上学不用愁了。”8月30日,扶绥县中东镇百域村弄空屯陆有宁老人双手接过爱心人士(不愿透露姓名)送来的资助金,热泪盈眶。
原来,陆有宁今年已70多岁,儿子早逝,儿媳改嫁,留下两个正在读小学的孙女,生活十分困难。包村工作队员得知情况后,积极联系爱心人士,在开学之际,爱心人士送来了资助金,解决了这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这只是中东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帮扶贫困生助学圆梦活动的一个场景。
中东镇东哨村有一对正读小学的双胞胎叫黄福忠、黄福保,他们是单亲家庭,父亲黄瑞星是残疾,没有劳动能力,只靠低保维持生活,家庭生活非常困难。2013年,镇党委玉植康书记在一次下村工作时得知情况后,便决定与他们结对帮扶,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一定的资助。每到秋季开学,不管工作有多忙,玉书记总会抽空到他们家送去学习用品和资助金。
2014年,中东镇党委政府倡议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帮扶贫困生助学圆梦行动,镇班子领导每人每年结对帮扶1-2名贫困生,倡议县直挂点单位、镇直单位、辖区内矿场企业尽力帮扶贫困生。该镇在实施扶贫“雨露计划”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孤儿医疗救助活动,将这些孤儿免费纳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将所有孤儿纳入城乡医疗救助,并组织镇卫生院每年定期下村为孤儿进行体检和义诊。此外,该镇还对留守儿童实行“一帮一”制度,即确定一名有事业心、责任心和爱心的教师对留守儿童孤儿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进行辅导,确定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与一名留守儿童孤儿结对子,开展同伴互助,促进共同成长。为激励贫困学生,该镇党委还联系驻南宁工作的中东老乡会每年拿出1.2万元作为奖学基金,给中东镇每年中考成绩为全A或成绩排前六名的困难学生发放每人2000元的奖学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爱的力量不断传递。在中东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下,许多爱心单位、企业和爱心人士,纷纷加入到助学圆梦行动中来。2014年秋,百域村弄空屯的周慧敏同学高兴地拿到了广西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曾一度让她想要放弃读书的机会。该镇党委政府得到消息后,积极为她争取到了县民族局的助学金,同时还帮她联系了广西民族医院作为结对帮扶单位,该院表示将资助她完成大学学业。南山木业有限公司是中东镇的一个民营企业,在得知贫困生情况后,主动找到镇领导要求帮扶,该公司两年来一共资助了16个贫困生。
近两年,该镇共累计帮扶贫困学生87名,其中个人结对帮扶42人,接受爱心单位、爱心企业帮扶45人,爱心企业到贫困村小学开展慰问活动4次。
新闻推荐
本报扶绥讯 (记者 黄献山 王岳琛 通讯员 陈承龙)9月16日,扶绥县棚户区改造工程秀湖、扶麻片区(铁北一期),中国—东盟南宁空港扶绥经济区陆路东盟智...
扶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扶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