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欣攸
在中国—东盟南宁空港扶绥经济区内朝九晚五上班的扶绥县渠黎镇大陵村渠芦屯村民,领着“双份”收入——上班的工资和合作社的入股分红,且不用操心地头里的甘蔗。
有这等好事?
渠芦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打造了“入股分红不分地”的“渠芦模式”,让村里的劳动力有了富余,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今年6月28日,扶绥县渠黎镇渠芦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被授予“崇左市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先进农民合作社”称号,合作社已然成为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生力军”。
“双高”基地里的现代化:传统农耕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每户有二三十块分散在各处。”据大陵村党总支部书记郭益山介绍,过去,村民大部分时间甚至耗在了来往地块之间的路上。用他的话来说,“每天只能耕作一两块地”。
而村里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只剩下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留守土地,这无疑让村里的农业生产雪上加霜。
2014年,扶绥拿下中央财政支持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2015年,广西蔗糖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借着政策东风,2015年5月渠芦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
成立一年以来,合作社已建有专业农机库房1300平米,拥有大中小型各类农业机械,水肥一体化加压站2座等机械设备和相关农业配套设施,建成了2座分别可容纳3千立方水的蓄水池,覆盖3500亩“双高”基地,其中,70%的机器购买费用由糖企资助。
据郭益山介绍,今年,将继续建设建设5座蓄水池,全面覆盖12000亩“双高”基地。
据扶绥县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站站长吴祖宏介绍,每一个片区的棱灌面可以精准到以15亩作为基本灌溉单元,甚至通过互联网技术远程自动化控制,就可以实现在家中控制灌溉开启。
一步步走来,合作社逐步实现机械化,“用了大马力拖拉机耕种6000亩土地后,省下的人工成本可以购入两台大马力拖拉机。”提起机械化种植带来的效益,郭益山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合作社种植甘蔗面积从成立之初的3500亩增加到11500亩,由渠芦屯的18个生产队453户家庭入股发展至526户农户,大陵屯和弄民屯村民也申请加入合作社中。这正是村民对合作社的认可。
“渠芦模式”下的脱贫攻坚:多渠道助民增收
“合作社解放了我们的双手和劳动力,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为村里创造更多的财富。”供职于合作社的李向伟欣喜于机械化生产给他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今年4月1日,渠芦屯沸腾了:“村里开了招聘会!”当天,扶绥县第一个“屯级”现场招聘会在渠芦屯召开,20多家企业参加招聘会。据不完全统计,当天前来参加应聘的农民群众共有680多人,其中签订就业意向的有590人。
渠芦屯的村民心中有本账——
自己种植甘蔗,一车甘蔗16吨左右,每吨400元左右,一车有7000元左右的收入,生产16吨甘蔗需要2000元左右的肥料,除去肥料、蔗种等成本,一车甘蔗纯利润不到2000元。每一亩除去人工700元利润,只剩下不到一半的收入。
加入合作社后,以土地入股,每亩分红1000元,剩下的时间自由分配,如果在合作社工作,按80—100元/天计算,一年还能领18000元左右的工资。如果外出打工,或者自种蔬菜、西瓜,所得的收入也远远高于合作社成立以前。
去年片区单是出售蔗种就有1000元一吨的收入,得到的总收入就有六百多万元。贫困户家庭仅加入合作社人均就可获得5000元的纯收入,远远超过年人均2800元的扶贫线。
据李向伟介绍,今年合作社还将划出200亩土地,与农户签订协议,要求种植指定的蔬菜品种,片区内无法种植甘蔗的坡地也将种植坚果。
走多元化产业发展道路,这又为村民提供了一个新的增收渠道。
"三年脱贫,五年致富;返乡创业,回家养老。"这是渠芦人提出的口号。大陵村全村有66户贫困户,有89户农户随时面临着返贫,扶贫任务艰巨,渠芦人依然信心十足。党旗下的合作社:支部引领致富路
"'双高'基地建设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是做不下去的。"以党组织为领导,按照现代农业模式发展,郭益山肯定了这条发展路子。
合作社成立之初,大陵村党总支部多次召集全村党员骨干和致富能人进行集体讨论,提出了成立渠芦现代农业合作社的大胆设想,得到全村党员和6个村民小组的一致同意,71名党员和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率先签字加入合作社。其中,郭益山第一个把家中的土地拿出,入股合作社。
2015年6月,广西扶绥凯利农业有限公司在东门镇岜白村承包5000亩土地连片耕种,实现种植机械化、水肥一体化,郭益山动员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参观学习。
这一做法,让心存犹疑的村民对合作社的看法开始有所改变。
为了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以郭益山为首的村委一班人、村民小组长亲自到田间参加生产。每隔几天,早上6点,郭益山就准时来到村子的广播室,广播宣传现代农业知识。为了广播宣传,大陵村村委副主任吴日建喊哑了嗓子……
渠芦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将入社的党员全部纳入合作社党支部进行统一管理,大力推行"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定期开展"三会一课",统一规范保管党员证。
在合作社生产经营和监督管理中,支部党员和骨干社员按照合作社党支部的总体安排部署,带动全体社员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甘蔗田间管理、甘蔗间套种,以及合作社财务开支监管等。
大陵村党组织的示范引领,增强了合作社的生命力、凝聚力,已加入合作社的渠芦屯村民吴精祥发自肺腑地说:"跟着党走准没错!"
新闻推荐
扶绥县委书记黄云革(右二)到东罗镇都充村检查脱贫攻坚工作。卢文斐摄扶贫工作队员为贫困户送鸡苗。(昌平乡政府供图)扶绥县东门镇集镇异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点工地上,工人正在扎钢筋。梁秀丽黄昌军摄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