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地的秆大概能卖100元至150元,我家三亩多也能卖个三四千块钱呢!”在广西扶绥广羊农牧有限公司大门外,居住在附近的农民何大叔从公司工作人员的手中接过钱仔细清点后,笑容满面的告诉笔者,今年他家种了三亩多的玉米,地里的玉米秆除了自家留着喂牛以外还剩很多,于是就拿来卖给公司。
何大叔的身后,挂在大门左侧墙上的三块牌匾——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黑山羊养殖培训基地、扶绥县巾帼脱贫示范基地,似乎在无声的诉说着广西扶绥广羊农牧有限公司的不凡。据了解,该公司通过公司+扶贫基地、贫困户直接入股到公司的方式,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成为脱贫致富“领头羊”。良种加科技养出好山羊
“我们公司的技术力量是非常雄厚的,养殖规模在广西范围内也是最大的。”公司董事长谢文颖自豪地说。
谢文颖告诉笔者,公司总投资1200万元,现有羊舍面积有8000平方米,存栏努比亚黑山羊3000头。“努比亚山羊属于肉乳兼用型,具有早熟多胎、全年发情、体格高大、生长较快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年产羔率2.3头,每一年最保守估算可向社会可以提供4000到5000头的努比亚黑山羊,成年公羊可达100公斤以上,成年母羊70公斤以上,70天断奶体重公羊可达18公斤、母羊可达16公斤,各项指标均高于国内其他品种。”谢文颖说,由广西大学、自治区畜牧研究所、自治区兽医等单位组成的广西现代农业创新团队,每当研发出有关养羊的先进科技都会放先在公司试行,验证可行后再进行推广。正是得益于公司所拥有的强大技术力量,公司先后获评为:《自治区重点种羊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广西指定引种补贴场》《广西羊肉产业创新团队试验站》等多项称号。
“作为种羊,公司养殖的努比亚黑山羊血统和族系都是可以查证的。”在羊舍,谢文颖一边仔细的观察着努比亚羊进食情况,一边介绍,公司的羊群都有个体档案,每只种羊都有清晰三代系谱及成长档案,防止血脉混淆。谢文颖说,就目前统计的数据来看,努比亚黑山羊一个月可长5公斤左右,这还是非常保守的一个速度;养殖十个月后,保守的估计可达40公斤到50公斤。而要达到这个体重值,本地羊至少要养两年。
在饲料处理区,笔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的将附近农户送过来的玉米秆进行粉碎处理。谢文颖说:“我们喂养努比亚羊的饲料包括玉米秆、花生藤等各种农作物的秆茎,基本都是向周边的农户进行收购的。这些农作物秆茎经过粉碎后,加入微生物密封进行发酵,经过发酵后的饲料在保持营养不流失的同时更容易消化,而且可以保持长达两年时间不腐不坏。”铁肩担道义甘当脱贫致富领头羊
对于谢文颖来说,单纯让个人企业的发展壮大,已经不是她所考虑的重点。“如何在发展企业的同时,回馈社会,为社会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才是企业存在的道义所在。”谢文颖说。
努比亚黑山羊养殖具有灵活性,可全圈养、半圈养及放养,且不限地形,平地、土坡、山区均适合养殖。“广西水产畜牧局现在主推这个努比亚的副本,作为我们本地羊的一个杂交改良的一个副本,也就是说用我们的努比亚黑山羊跟本地羊杂交,能起到提高生产力,提高生产速度和繁殖率,这是一个很好的产业扶贫项目。”谢文颖说,目前公司与各乡镇洽谈的扶贫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司+扶贫基地模式。公司在贫困村屯(或另选址)设养殖基地,贫困户利用扶贫款及无息贷款建造羊舍,集中购买种羊,集中饲养管理,技术与养殖由公司指派技术人员统一指导,公司统一回收负责成羊销路。按一个基地500头基础母羊算,除去支付基地管理费用及饲养成本以外,基地经营毛利可达到75万元。另外一种模式则是贫困户直接入股到公司,所有的盈亏、管理,从种苗购进,饲养管理大种羊的销售,成品肉羊的销售,全部由公司来管理,贫困户只是按固定分红的模式,到年终贫困户到公司签字,领分红,其他的全权由公司全部代管。以投入资金50000元为例,固定分红年利率8%,一年可得固定分红4000元。
“现在是蓄势待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谢文颖说,目前公司也在花精力做研发和深加工的产业链,不仅要提高肉羊深加工的附加值,还要开发更多的副产品。
此外,该公司也重视技术培训,2015年开展了5期针对贫困户的黑山羊养殖技术培训,受训人数达1000多人次。
“目前公司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相对比较成熟,通过扩大养殖规模和发展相关产业链,公司将有能力辐射1000户贫困户,帮助他们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谢文颖说道。
新闻推荐
扶绥讯今年以来,扶绥县柳桥镇坚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实效。制定学习计划,抓好学习教育。该镇紧紧围绕“两学一做”这个主题,组织党员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