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新闻 凭祥新闻 扶绥新闻 宁明新闻 龙州新闻 大新新闻 天等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崇左市 > 扶绥新闻 > 正文

保障房有保障 300多万群众圆“安居梦”

来源:南国早报 2017-06-20 16:17   https://www.yybnet.net/
南宁市环卫公寓公租房项目。 防城港市北港棚户区改造安置住宅区。 柳州市柳太苑经济适用房小区。 钦州市白石湖片区城中村改造拆迁回建项目。 南宁市南梧苑廉租房项目。 玉林市玉东新区保障性住房项目。刘钦明摄广西“十二五”保障房建设情况 单位:万套 扶绥县东罗煤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陈飞燕摄

砥砺奋进的五年之保障房篇

南国早报记者徐庆成通讯员陈飞燕

水街片区是南宁市的旧城区。退休工人李先生之前一直住在大同街的危旧房里,一下雨房子就漏水。2012年,南宁市对水街片区进行改造,李先生率先响应政府的搬迁号召,从低矮破旧的危旧房搬到了敞亮的电梯房。这是近年来我区棚户区改造的一个缩影。

安居才能乐业,安居才能安心。“十二五”期间,全区共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117.65万套,超过原规划90万套的30.72%;累计基本建成64.50万套,累计完成投资2237.17亿元,解决了300多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问题,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面从8%提高到20%以上

A“以购代建”

新渠道解决保障房源

白宋亮是来宾市兴宾区城北社区的居民。房子拆迁改造后,他们一家住进了由政府在市区统一收购的存量商品房。按照当时的补贴标准,白宋亮一家13口人,人均免费40平方米,自己又添了点钱,老屋子换成了4套130多平方米的新房。来宾市通过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统一购买已经建设好的、成熟的小区商品房。当房子被拆迁后,居民就可以根据自家需要选择不同地段、不同户型的房子搬到新房。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来宾市通过“以购代建”的方式,筹集保障房源,解决该市棚户区居民住房难题。

据悉,来宾市在棚户区改造中,当地政府采取货币化安置和“以购代建”方式,以每平方米低于同类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价格标准300元的价格,采购5066套商品房,分别安置了凤凰华侨农场的侨民和八一国有工矿棚户区部分居民,同时也盘活了一批存量商品房。这样不仅缩短了安置周期,节省过渡安置成本,还消化了空置商品住房,让百姓享受到更多便捷和实惠。自2013年至2015年,来宾市棚户区改造开工13913套(户),其中以购代建达到11873套。

2011年以来,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推进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通过以房换房、共有产权的方式,6000户归侨职工陆续告别偏远低矮的棚户区,在宽敞明亮的新居里乐享城市配套生活的便利。据了解,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近年来广西-东盟经开区通过“以房换房”方式,即按照农业单位居民原有住房合法面积1∶1的比例置换中心区商品房,同时给予每个被安置对象10平方米商业用房30年的收益权,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加速中心区人气集聚。

【数据看变化】

2014年以来,广西棚户区改造实行货币化安置模式。“十二五”期间,广西在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过程中,棚户区居民受益良多,全区完成棚户区改造45万户,累计完成投资1480亿元,140多万棚户区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棚户区改造保民生、扩投资效益初步显现。这些成绩的取得,标志着广西向“住有所居”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B“统贷统还”

缓解资金难题

2012年11月12日下午,梧州市廉租住房小区平浪花园小区内热闹非凡。当天,梧州市石鼓冲云盖片区的58户棚户区居民,欣喜地拿到了新房的钥匙。58户棚户区居民得以喜迁新居,有两个关键点帮他们解决了难题:一是政府,二是资金。

据介绍,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棚户区改造的资金筹措是各界关注的热点、难点。

梧州市石鼓冲片区是一个棚户区。为改善石鼓冲2600多户居民的居住环境,该市启动棚户区改造项目。但项目前期启动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即使有财政资金、商业贷款资金和企业自筹资金支持,仍难以填补资金缺口,直接影响了项目进度。

2014年底,石鼓冲棚户区改造项目通过自治区融资平台,从国开行广西分行获得1.5亿元专项贷款,对整治范围内房屋实施整体搬迁拆除,项目得以顺利推进。这是我区推进棚户区改造利用“统贷统还”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

【政策看变化】

2015年上半年,我区出台了《加快棚户区改造贷款使用指导意见》,凡纳入国家和自治区2013~2017年棚户区改造规划,或列入广西棚户区改造年度建设计划,且2014年底前已获得国开行授信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获棚改专项贷款支持。通过货币安置、“以购代建”安置模式进行棚改的,均可百分之百使用信贷资金。

C公租房

圆基层职工住房梦

2014年搬进新居的韦倩,是宾阳县古辣镇中心卫生院的一名职工。虽然新居只是40平方米的一房一厅,但客厅、阳台、厨房、卫生间等配套完善、布局合理、通风采光良好,基本能满足一家三口居住需求。入住新居前,她和家人住在由病房改造成的单间宿舍,10平方米的空间,勉强挤进一张床、一个柜子,厨房、卫生间只能大家公用。

住房条件差,一直是乡镇中小学、卫生院的一块心病。据2012年的统计,全区乡镇卫生院住在危旧房的职工有9394人,无住房的职工33573人。而乡镇中小学教职工住危房、无住房的情况更为突出,由此导致这些人员“走教”“走读”等现象严重,乡镇基层人才队伍难以稳定。为此,广西逐步加大乡镇公租房建设力度。

如今,广西乡镇中小学、卫生院等职工正逐步告别年久失修、逢雨必漏的瓦房宿舍,住上由政府提供的安全舒适的公租房。2011年以来,广西把公租房建设向乡镇延伸,并纳入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大批乡镇干部职工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数据看变化】

公共租赁住房是广西解决群众阶段性住房困难的一项措施。近年来,广西每年都兴建5多万套以上公租房,主要面向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近年,全区在各类产业园区和外来人员集中区新建公共租赁住房近18万套,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16.5万套,解决超过56万农民工和新就业群体的阶段性居住困难问题。

D完善保障机制

力推民生工程

安身在临时搭建棚屋的困难户,住进了崭新的棚户区改造安置房;身体残疾、行动不便的申请人,优先安排到了楼栋底层的无障碍保障房;低保户、下岗退休工人、退伍军人们也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经适房、限价房;贫困地区的老师、年轻的企业员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住进了漂亮的公租房;长年生活在水上的船家人终于在岸上落了户……5年来,广西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大提速,越来越多的中低收入家庭圆了“住有所居”的梦想。

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离不开政策保障。据介绍,从2011年开始,针对保障性住房类型,我区出台系列与之相对应的管理规定,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保障性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广西住房保障建设项目监管规程》《广西住房保障资源配置监管规程》《广西壮族自治区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等20多个涉及管理、分配、资源调配的重要文件等。针对棚户区改造,2011年起,我区建设了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7000多个在建项目的进度、质量、分配运营在网上监管。

【政策看变化】

在各级政府及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广西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广西还出台文件,加强对设计、施工质量等各个环节的过程控制。完善住房保障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复核、退出机制,全面推行“三审两公示”,实行分配政策、分配程序、分配房源、分配对象、分配过程、分配结果“六公开”。

新闻推荐

龙头乡组织青少年学生进“三所”接受警示教育

扶绥讯6月13日上午,扶绥县龙头乡政府在该县公安局、团县委的协调下组织开展青少年进“三所”活动,来自龙头中学的80名学生实地参观了该县看守所、拘留所及戒毒所,接受警示教育。在看守所,同学们穿过...

扶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扶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保障房有保障 300多万群众圆“安居梦”)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