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绥讯近年来,扶绥县通过落实优惠政策、优化就业环境、强化技能培训、完善服务体系等措施,逐步形成“就业服务机构+农村富余劳动力+高等职业院校+用工企业”四位一体就业服务新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缓解企业招工难和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实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良性互动。2017年,该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46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664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5%,比控制目标任务4.2%低1.85个百分点。
为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有效落实,该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18个成员单位“一把手”任组员的扶绥县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实施《扶绥县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就地就近稳定就业专项行动方案》《扶绥县2018年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活动月工作方案》等系列政策。同时,整合用工企业及农村劳动力就业相关优惠政策,从财政资金补助、税费减免优惠、社会保障补贴、就业奖补等方面发力,鼓励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此外,加大对吸纳农村贫困户劳动力就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培训补贴、社保补贴、就业奖补等措施,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县内企业用工有效对接。2017年,全县发放微型企业补助资金625.68万元,创办微型企业337家,安排就业人员22861人。
该县财政将就业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中,每年投入60万元,确保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作用,引导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及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建立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基金和微型企业资本金,为创业者开辟“绿色通道”,不断优化创业担保贷款办理流程,加大对创业人员的资金支持。2017年,全县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1笔,发放贷款金额406万元。
该县依托人社服务平台,开展劳动力供求普查,收集园区企业用工需求,摸清县内128个行政村(社区)劳动力资源情况,建立健全企业用工、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台账。同时,采取“专业工作组+园区”工作新模式,全方位、多形式采集园区企业用工需求情况,建立动态管理的企业用工信息库;并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基础档案台账,做到一户一表、一村一册,摸清劳动力资源存量,掌握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劳动技能和就业意愿等方面情况,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全覆盖。此外,充分运用普查结果,完善劳动力资源基础信息库,实现信息数据库、培训资源、就业需求、跟踪维权“四种信息共享”。
该县以自治区创业孵化基地试点县为契机,认定广西学子纵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该县创业孵化基地,对进入创业孵化基地的农村劳动力、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群体,给予场地和水电补贴及免息小额担保贷款。目前,已有15家企业入驻孵化基地创业。确立以县就业服务中心为中枢、11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450名村屯劳动保障协管员为端点,以驻广东博罗劳务协作工作站为终点覆盖全县辐射区内外的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同时,积极建设扶绥人才就业网,开通县人社局、乡镇及乡镇所辖村(社区)网点,实现县、乡镇、试点村(社区)三级平台信息互联、资源共享。此外,加强村级就业服务中心建设,36个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示范村全部建成覆盖全体农村劳动力的资源状况信息库,实现通过微信服务和手机APP方式查询招聘信息,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获得详实的就业招聘信息,公共就业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该县充分依托桂林理工大学空港校区、广西城市职业学院等高等(职业)院校现有资源,采取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培训方式,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意愿,开展家政、烹饪、月嫂护理、电子商务、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工程建筑等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同时,整合全县各部门和定点培训机构培训资源,采取“机构亮菜单、企业下订单、政府来买单”的方式,实行培训下乡进村,技能入户到人。此外,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尤其是贫困户就业观念的培训引导,聘请有资质的教师授课,从就业政策、就业观念、职业道德、就业维权等进行系统的培训引导,使农村劳动力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2017年,全县共举办农民工和大学生职业技能及创业培训46个班次,培训人员1448人,其中,1128名大学生参加培训,320名农民工参加培训。
(何文武黎日萃)
新闻推荐
“崇左的口岸资源、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都有优势,把种植基地和生产基地设在崇左运行成本也会低点。”广西悦香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香天”)副总经理朱伟在谈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时如是说。...
扶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扶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