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莫迪通讯员卢文斐
芒果、龙眼、葡萄、杨桃,百香果、黄皮果、木菠萝,挂满枝条;蜂蝶嘤嘤,鸟儿欢唱……走进扶绥县东门镇那江村塔斗屯,宛如置身于一片百果园。
“家家户户在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水果,既能美化环境又不愁没水果吃。”走在干净整洁的屯道上,塔斗屯群众很自豪。
塔斗屯22户126人,全屯保洁的重担就落在韦国军一个人身上。而对他来说,这份工作却显得异常轻松。最近,他主动要求“降薪”——从7月开始由原来的每月580元变为象征性的每季度580元。“现在家家户户都很自觉,生活垃圾收集好了自己拿去倒,房前屋后天天保持干净整洁。我现在一天除了扫一下被风吹落的树叶就没什么事情做了,有时候扫完全村得不到半桶垃圾,活少了不好意思多拿钱。”韦国军说。
家看家,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干部。塔斗屯群众如此自觉爱护环境卫生,得益于该屯有个好的支部和几名得力的党员。在村口,三块“户前三包”党员联系片区的牌子并排竖立,牌子上面,屯支部3名党员和联系片区的户主姓名一目了然。“从我做起,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是每个党员和片区户主的庄重承诺。
“刚开始时需要监督一下,现在群众养成了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根本不用我们再去监督。”党员、村民小组长韦国冲说。为了巩固成果,增强积极性,该屯还开展“七个好”文明户评比活动,按季度由党员和群众代表通过评分,把家具摆放好、衣被叠好、农具放好、柴草堆好,以及禽畜管好、卫生搞好、房前屋后环境生态建设好的家庭评选出来,作为“星级文明户”给予表彰奖励。
“当选‘星级文明户\’压力可不小。如果下一次评比落选了,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所以天天都要坚持做好。”蝉联两个季度“星级文明户”的梁玉清说。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推进宜居乡村建设中,扶绥县各村屯群众慷慨解囊,纷纷出钱出力,积极参建。
“红包来了!”连日来,扶绥县东罗镇渠坎村支书马跃荣的手机微信红包提示声不绝于耳,该村新岜蕉屯确定创建“四个好”宜居村庄后,群众热情空前高涨,各种捐款纷至沓来。贴在村中的“功德榜”不断被捐资者姓名和金额“刷新”,“累计金额”处被贴了一层又一层写有数字的红纸……在村容村貌大整治中,由镇干部、第一书记和青壮年群众组成的“突击队”,更是把老、弱群众房前屋后卫生整治工作全部“包揽”了下来。
扎竹篱笆,整治环境卫生,进行村屯绿化……7月7日,龙头乡坛龙村沙中屯在南宁等地务工的近百名村民回到村里,助力乡村建设。“在外工作的都回来了,我们常住这里的没有理由不把村庄建设好。”沙中屯村民小组长李波说。“我们屯靠近南宁市,把村庄建设好了,再依托上美龙湾东盟果蔬产业示范区,吃上‘旅游饭\’指日可待。”对于宜居乡村建设,沙中屯群众早就有打算。
“宜居乡村建设的主体是群众。因此在工作中,我们突出抓好农村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和主人翁意识,把党委、政府的决心和意图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该县乡村办一名工作人员说。
新闻推荐
南宁市江南区整治泥头车扬尘污染 检查43辆泥头车 有20辆违章违法
[相关新闻]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罗暘通讯员王春生)7月4日晚,南宁市江南区城管、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开展扬...
扶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扶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