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刚卖了60多只左江鳖,赚了2万多块钱,还要继续养下去。”1月27日,龙州县彬桥乡安镇村卜内屯村民李荣清对龟鳖养殖带来的收益很满足,“屯里大的养殖户一年收益有十几万呢!”
在卜内屯,38户人家中就有28户发展庭院龟鳖养殖,养殖龟鳖3000多只,养殖较多的是左江鳖、石龟、鳄龟,一年收益六七十万元。“这几年,我们屯有好多户通过养殖龟鳖致富在县城买房子迁到城里住了。”卜内屯村民小组组长李辉告诉记者。
龙州县发展龟鳖养殖已有多年,技术越发成熟、经验越发丰富。2013年底,该县争取国家扶持资金建设的广西拟水龟良种繁育基地落户龙州县独山野生动物实业有限公司,更为龙州县的龟鳖养殖繁育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2014年3月广西拟水龟良种繁育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基地占地11亩,建有100个养殖池,配套水质监测室、孵化室、饲料冷库、保温室等,让龙州县龟鳖养殖也傍上了“高科技”!该繁育基地2014年就繁育龟苗8000多只。
“2014年龙州庭院龟鳖养殖等特色渔业经济大幅增长。2014年,全县发展龟鳖养殖户1526户,同比增长6.34%,产量达到了169吨,比2013年增长26.12%,产值达到了12675万元。”龙州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姚新自豪地说,“去年龙州卖出了十几万只龟鳖,包括种龟、龟鳖苗以及成龟鳖,依然供不应求,很受广东、浙江一带商人的欢迎。”
从“特色”里淘金。除了龟鳖养殖,蔗海养鸡、香牛养殖、黑山羊养殖等特色养殖也成为龙州县百姓致富的渠道。
近两年,龙州提出了蔗海养鸡的新思路,充分利用甘蔗地养鸡,突破了了传统的养鸡模式。一方面,蔗地为鸡提供了生长的空间和虫子等“生态饲料”,另一方面鸡粪又为蔗地提供了肥料。来自广西玉林的周氏善源农牧有限公司,2013年底与25户的蔗农签订协议,由公司提供鸡苗、建鸡舍,并负责购销,由农民负责饲养,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2014年就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如今蔗海养鸡在水口、下洞、龙州镇等乡镇铺开。2014年龙州全县共出栏禽类139.43万羽,禽肉产量2346万吨,与2013年全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6%。
在彬桥乡清明村板谭屯甘蔗地里,一只只羽毛油亮的鸡正在到处觅食。村民梁志官2014年发展蔗海养鸡,养殖20000万羽,已出栏16000羽,赚了2万块钱左右。"村里不少村民计划2015年加入养殖行列。"
黑山羊、蔗香牛养殖同样是龙州县利用甘蔗地养殖资源的思路下的产物。其中,2014年龙州县山羊出栏1.48万只,羊肉产量213吨,比2013年增长6.45%,发展势头很快。在蔗香牛养殖方面,龙州县2014年获得由自治区财政厅拨款100万元,新建了肉牛养殖基地,该基地现存栏132头肉牛。
龙州县计划投资3000万元的广西黑山羊繁育基地也取得阶段性成果。基地占地138亩,将建成广西最大的黑山羊繁育基地。由基地培养良种并负责购销,由农民进行养殖,同样采用"基地+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使各方受益。
"在发展特色养殖过程中,我们坚持协调发展,推进水产畜牧业产销一体化经营:推广先进技术,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水产畜牧业竞争力;加强环境保护,发展生态水产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建立畜牧业多元化投入机制。这些措施,都会让龙州的特色养殖发展得越来越好。"姚新说。
新闻推荐
2015年2月8日,我支队民警在崇左市龙州县往江州区旧路黑水河码头附近的公路上依法查获,车牌号为桂A99931,车辆上载有冻鸡脚10.5吨。2月9日,我支队民警在崇左市龙州县往江州...
龙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龙州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