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新闻 凭祥新闻 扶绥新闻 宁明新闻 龙州新闻 大新新闻 天等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崇左市 > 龙州新闻 > 正文

廿载重逢相约民师院

来源:左江日报 2015-07-21 15:09   https://www.yybnet.net/

老校友在新校园拍照留念。

情谊如酒,岁月如歌。7月18日下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迎来了30多位年近不惑的老校友。20年前,他们风华正茂,在南宁师专(广西民族师范前身南宁师范专科学校简称,下同)里奋勇拼搏,艰苦奋斗,收获知识和成长。20年后,他们成家立业,在不同的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胸怀对母校和老师们的一片赤诚与真情,他们相约回到母校,一起共叙昔日情谊,回忆青葱岁月,感恩老师,感恩母校。20年后,再看学校发展变迁

在一曲《同桌的你》的优美乐曲声中,聚会渐渐拉开了序幕。校友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关于学校发展变迁的短片《边陲满是桃李香》。当看到昔日老校区的树木房屋、林荫大道,以及昔日校园的场景时,有校友感叹说:“这就是我们当年的图书馆啊!”“就是这个木菠萝,哈哈,当年就是你的最爱啦!”一校友对着身旁的校友说。一幕幕熟悉的画面把校友们一下子拉回了师专时代。

当年的南宁师专,还是一所师范专科院校,位于龙州县。“当我们踏入师专的大门,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就是我们向往的大学吗?校门破破烂烂,野草长得和人一样高,唯一比较新的就是一栋女生宿舍楼。”主持人谢惠说。

然而经过20年的发展变迁,南宁师专已经不复当年的模样。1994年师专更名为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3月,学校升格为本科学院,实现了跨越发展。2009年10月学校崇左新校区启用,近4000名师生由龙州迁往新校区学习生活,2012年7月,最后一批师生迁出龙州校区,学校完成校区整合工作。也实现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万人大学的目标。面对母校崭新的变化,校友们看着视频露出了会心的笑脸。

曾给中文92(2)班上过当代文学课的领导韦永恒副校长在大家看了短片后说,虽然师专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但仍继承着师专的办学精神,“进德修业,崇学善成”这一校训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20年后,再听一次老师的“课”

聚会上,曾给中文92(2)班的校友们上过课的老师纷纷结合20年来收获的体会发表讲话,生动活泼、赋予文采哲理的讲话,使得在场的校友掌声连连,一如听着一场生动有趣的讲座般。

曾经给中文系上古典文学课、现中文系主任农辽林老师和校友们分享了自身20年来的体会收获。他说:“20岁的美是父母给的,那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美;40岁的美是自我塑造的美,那是梨花一枝春带雨的美,是积淀成就的一种美。我觉得现在的我比20年前的我美……”幽默风趣、赋予文采、哲理的讲话赢得校友们热烈的掌声。有校友在鼓掌时说:“阔别20年,重回母校,又能听农老师充满哲理的课了,真好!”20年后,你们成了我的“初恋”

中文92(2)班的班主任陈志佳在聚会上也表达了对当年师生情谊的怀念之情,他细数了曾经最深刻、最美好的青春记忆。

陈志佳说:“今天见到你们,看到曾经的师专变为万人大学,我很感动。想想23年前,那时我才22岁,大学刚毕业。第一次担任班主任,是一位不像班主任的班主任,那时候我很轻瘦很白,家长看我们的出游集体照时,找了10位同学才找到我。当然正因为是第一次当班主任,所以才会特别认真,和同学们就像“哥们”一样,后面也当过很多次的班主任,但都没有过那种感觉,感觉在之后我当班主任的生涯里是不曾有过的,为什么呢?因为就像刚才我说的,是‘初恋\’。”校友们异口同声地笑了。

“那种感情单纯,质朴,是穷乐,但却是真的很快乐。”陈志佳说。

新闻推荐

让协商民主的路子越走越宽

□本报记者 辛晓敏《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出台后,如何落实好《意见》,成为各级政协组织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龙州县政协充分发挥协商民...

龙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廿载重逢相约民师院)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