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纸化通关,边民刷卡就可以通关
水口边民互市贸易人民币交易结算中心设施和人员均已配齐
浮桥的建设,改善了互市贸易的交通
那花边民互市贸易点,货车正在运货□本报记者 罗承品 见习记者 蒋欣攸 文/图
9月1日起,龙州各边民互市贸易点实现无纸化通关,通关效率瞬间提升。
水口边民互市贸易点去年被选定为南宁海关开展促进广西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升级改革的3个试点之一,随着今年3月份完成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互市码头、浮桥、地磅、联检部门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全独立的互市贸易区域,今年4月27日得到自治区人民政府下文批复同意开通。
今年7月,水口口岸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现场验收,成为进口粮食指定口岸。
近年来,龙州县充分利用毗邻越南的区位优势和国家边境贸易优惠政策,主动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等区域性合作和广西、崇左市沿边开发开放战略,深入实施“富民兴边、贸工强县”发展战略,以增加边民收入为目标,加快边民互市贸易改革转型升级。
今年1—7月,龙州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5.79亿美元,同比增长7.25%,完成全年目标的72.1%,总量排全市第二,互市贸易完成88.08亿元人民币。无纸化通关效率再提升
龙州口岸经济的风生水起,从那花边民互市贸易点繁忙的景象中可见一斑。
9月2日,记者在那花边民互市贸易点采访。“让一让,让一让。”那花边民互市贸易点内,人声鼎沸,熙熙攘攘挤满了等待检验的车辆。边民们拉着一车车货物通过海关电子闸口。每车能拉价值8000元以内的货物,旺季的时候每车一天最多能来回18趟。鱿鱼干、桂圆干、荔枝干是这个季节的贸易主角。
停车、刷卡、抬杠,短短一分钟,边民顺利将货物拉出互市点。在这里,海关边民互市通关无纸化系统刚刚投入使用不久,部分边民们很快学会使用系统。那花边民互市贸易点报关大厅内,挤满了边民。不少边民在工作人员和经济能人的帮助下学习使用系统。目前,那花边民互市贸易点已经录入1800多位边民的指纹。
边民录入指纹,在电脑系统输入货物信息后,即可领取越卡。随后在互市申报界面,选定成交商品等几个项目后提交申报单,随着“滴”的一声,审核通过。整个申报过程不到1分钟。申报完成后,边民持越卡进行货物称重。货物称重完毕后按车牌号领取判别卡,判断车辆是否需要查验。判别卡内录入了车辆信息、户主信息和货物信息。车辆司机持判别卡在海关电子闸口一刷,车上货物重量不低于或不超过申报重量5%,即可放行。
龙州县商务局的工作人员介绍,海关边民互市通关无纸化系统已经在龙州的各个边民互市贸易点投入使用,该系统的使用提升了边民互市通关90%的工作效率。同时对边民的身份确认有一定的规范性。水口互市区硬件升级
边民互市贸易点尚且如此繁忙,刚升级的水口边民互市贸易区更是尽显东盟陆路大通道的“国际范儿”。
龙州县水口边民互市贸易区,车来车往,货场前置区内堆满了一箱箱货物,为越南商人提供展示商品的场所的25家商铺即将开业,连接越南的200吨承重的浮桥已建设完成。浮桥的投入使用,给互市区的运输方式带来了变化,传统的三轮车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货运量更大的货车。
“这里有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中心。”来自南宁的商人刘先生向同伴惊呼。互市区内,不少外地商人前来考察咨询,看好水口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意向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中心以“公司+银行”模式进行运作,加强了与越南金融机构在边境贸易结算服务中的合作,提升了边境贸易结算水平。目前设备已配备完毕,工作人员也已到岗。
据悉,为建设水口互市区,将水口口岸从国家一类口岸打造成为国际性口岸,龙州县先后投入了7050万元,先后完成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商铺、互市码头、浮桥、地磅、联检部门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今年4月27日,水口互市区得到自治区人民政府下文批复同意开通。
龙州县先后投入568万元支持水口检验检疫局新建一栋综合实验楼,投入3500万元对水口口岸联检楼进行改扩建,全面改善口岸检验检疫工作条件,确保口岸卫生检疫能力、卫生监督能力、卫生处理能力、医疗技术支持能力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等。7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进口粮食指定口岸考核组到水口检验检疫局局对水口口岸申报进口粮食指定口岸进行考核验收,考核组认为水口口岸基本符合进口粮食制定口岸技术条件要求,并通过现场验收。
不止于现状,水口口岸的建设还在继续。水口口岸经济园东西主轴大道、南北主轴大道即将竣工,园区内的3大民生工程也在加快推进——共宜新村正加快进行土地平整,上半年协助84户村民办理新建楼房报建报批手续进场建房;水口东盟国际商贸城项目年底前将完成12栋交易馆的建设并部分营业,计划作为第三届中国水口口岸—越南驮隆口岸商品展销会主会场;水口物流园已完成土地平整约50亩,填方约8万立方米,总平设计已通过规委会评审,目前正在进行单体
设计工作,争取今年开工建设;东盟综合物流交易中心、中国—东盟(水口)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正在加快征地、规划设计、环评等前期工作。民企合作实现增收
今年以来,龙州县在边民互市贸易点组建边民互助组,鼓励边民参与互市贸易,加快边民脱贫致富。每一个互助组都有七八位经济能人牵头。经济能人在边民互市贸易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熟悉中越双方客商需求的那花村那花屯屯长唐小莲就是其中一位经济能人。
海关边民互市通关无纸化系统开通后,唐小莲每天忙着动员边民到那花边民互市贸易点录入指纹。她既是越南客商的“老板”,也是那花边民的“老板”。帮助边民录入指纹,装车、点货就是唐小莲一天的工作。每天,唐小莲根据国内的信息和越南客商联系,根据国内客商的需要,采购荔枝干、鱼干等货物,再通过边民互助组的车辆拉回采购好的货物。每个月,唐小莲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现在,唐小莲已经建起了房子,买了小车。
目前,那花村边民互助组运货车辆共有300辆左右,其中三轮车200辆,大货车100辆左右。在为货物运输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边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边民的收入。每车货物,边民能够盈利十来块钱。每天来回十多趟,将货物运往2公里外的货物放置区。从前务农的边民马青龙就是互助组的受益者。每个月3000多元的收入比从前多了不少,生活得到了改善。
在布局边民互市贸易点的3个边民互助组则按照“互市+加工”的运营模式,由边民互助组与民之天食品工厂签订供货协议,提供开心果、壳杏、腰果、核桃、夏威夷果等坚果类原料。随着边民互助组与企业合作模式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加工企业投产。水口镇互市商品的落地加工将形成规模效应,扩大边民就业,增加边民收入。
生产基地位于水口镇的民之天食品有限公司一期总用地面积20亩,2条生产线,年产量1万吨,可提供100个固定岗位,1000个临时岗位。二期项目建设食品厂和互市收购区,互市收购区包括商务区、商铺和物流配送区等。
主要从事坚果加工及销售的龙州江南食品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占地约49.9亩,总建筑面积35033.5平方米,可创造200个固定工作岗位,1000人左右的临时岗位。
龙州县口岸设施建设不止步。未来,龙州将推动科甲口岸升级国家一类口岸、横罗互市点设立互市区,推进边境加工产业项目和加工贸易项目。龙州,正向东盟缓缓拉开一幅宏图画卷。
新闻推荐
龙州讯 近日,龙州县申遗办与响水镇干部职工组成花山申遗工作组,深入棉江村百念屯,开展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题宣传活动。  ...
龙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龙州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