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张玉兰在药房配药
村医张玉兰给村民量血压□本报记者何凯旋文/图“2015年3月以来,实行村医按月工作量发放补助后,每月工资收入由原来2000多元上涨到3000多元。”如今,在龙州下冻镇春秀村的卫生室里,当了十年村医的张玉兰喜上眉梢。
两层共计160平方米的村级卫生室,体温计、气压计、治疗室、消毒室、药房,一应俱全,村民基本上实现了小病不出村。
据了解,龙州全县行政村、居委会、社区卫生室共127所,其中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有117所,覆盖率100%。有104所村卫生室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确保了群众用药安全。
同时,部分村卫生室接入了新农合网络,参合农民小额门诊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报销。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龙州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2010年以来,龙州整合5497万元资金建设乡镇医院业务用房和配置医疗设备,共改扩建业务用房8960平方米。2012年,制定出台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办法、乡村医生聘用办法、乡村医生补助发放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其带来最明显的变化是:村医收入提高了,进一步完善了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农民享受到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村医收入提高了
张玉兰从2006年到龙州下冻镇春秀村当村医,却从来没有像如今这样高兴过。
在干净整洁的村级卫生室,张玉兰向记者展示了一张2015年3月以来的工资条,上面显示,她每月的工资在3000元左右,最高的时候有近4000元之多。而3月份前,张玉兰每月工资只有2000元出头。
张玉兰的境遇是全县191名乡村医生的写照。“2012—2014年,我们村医补助采取月补助50%预发,半年或全年考核后视工作完成情况再补发。”张玉兰说,补助发放不及时,因此很多村医有怨言,工作积极性不高。
而2015年3月,在实行村医按月工作量发放补助之后,改变了村医补助以往“工作不完成照样得一半”向“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模式改变,村医补助更加合理。
据了解,目前,龙州村医补助由财政专项补助(每人每月6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补助、一般诊疗费补助和防艾专项经费补助五部分组成。
“在村里,我每个月要看200多个病人,现在按月工作量发放补助,综合起来,每个月收入比之前多了1000多元。”张玉兰说。
据了解,自2015年以来,龙州制定出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奖励性绩效工资量化考核分配模式在全县乡镇卫生院全面铺开。村医收入从改革前的人均2100元,提高到如今的2600元。完善乡村医疗服务体系
加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完善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岂是一朝一夕之功。
记者了解到,2010年以来,龙州整合5497万元资金,改善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环境,共扩改建业务用房8960平方米。增加了一大批医疗设备。2012年以来,龙州加大资金投入,实现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100%,117所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建设。
在张玉兰的卫生室内,记者看到了两本厚厚的《龙州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日志》和《龙州县村卫生院门诊日志》,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她近段时间以来的出诊情况。
“每一个患者的详细情况都要记录在档。”张玉兰说。
据了解,为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龙州统一制定卫生院、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档案资料、村医工作记录表、工作流程图等,使得村医工作规范有序。
同时,龙州编印《乡村医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资料汇编》用于村医交流学习,龙州县卫计局定期组织业务骨干深入村卫生室开展面对面指导和培训,先后多次次组织卫生院院长、业务骨干到外地观摩学习,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记者了解到,2010年以来,龙州通过公开招聘、过渡考试等方式,共引进了132名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乡镇卫生院,有效解决了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人员紧缺问题。
2013年,龙州对符合聘用条件的原在职村医实行重新聘用,并新聘35名医学专业人才进入乡村医生队伍,共与191名村医签订聘用合同。龙州117个行政村都有了自己的村医。
“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宽。村卫生室得到了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指导与管理。”龙州县下冻镇卫生院院长张大江说,村卫生室很好服务了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同时逐级转诊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乡村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推动乡村医疗卫服务水平的提升。
农民享受到了更加优质高效的基本医疗服务
2012年至今,龙州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有117所,实现了100%全覆盖,实现了村民小病不出村。
村卫生室面积统一为80平方米,布局合理,科室设置齐全,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农村居民就医环境进一步优化。其中,共有104所村卫生室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占全县实施一体化村卫生室的89%。
“所谓的基本药物制度,就是在村卫生室内的用药均由乡镇卫生院根据各村卫生室的进药计划,实行统一进药,统一配送,确保了群众用药安全。”张大江告诉记者,而实现基本药物制度之前,村医的用药则由村医自行向医药公司采购。
与此同时,如今村卫生室全面推行药品“零差率”后,医疗价格更加规范合理。
“以前药品在送到患者手上之前,要按药品进价14%的利润加价再出售。如今,在村卫生室推行药品‘零差率\’,即按照药品进价卖给患者,药价变低。”张大江说,为减轻村民看病负担,今年将在村卫生室将推出“一元钱”看病服务,看病花费在30元以内,村民只需要负担一元钱,其余花费由财政报销。
据记者了解,一些新农合网络也进入了村卫生室,参合农民小额门诊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报销。
村卫生室充分发挥了服务村民的作用。据统计,2013、2014、2015年,龙州全县村卫生室门诊量分别为3.8万人次、6.6万人次、8.6万人次,村民的一些小病在村卫生室得到及时治疗。
“村卫生院不仅仅只是为村民看病,还承担着定期通知适龄儿童到卫生院进行预防接种,对孕产妇、新生儿定期随访,配合卫生院动员建档对象到村卫生室、乡卫生院进行健康体检等任务。”张大江说,如今,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村屯实现100%全覆盖,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便捷的公共卫生服务。
新闻推荐
近日,广西民族医院对口支援龙州县人民医院的5位医生,来到龙州县下冻镇开展“千医进千屯”义诊活动。这5名对口支援医生来自广西民族医院的内科、妇产科、功能科、ICU病...
龙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