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罗承品通讯员周磊
南宁海关关员、驻龙州县武德乡三联村“第一书记”郑峻,用实在的行动诠释着海关人对边境贫困村老百姓的关怀。
两年时间来,郑峻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为抓手,以生态扶贫作为脱贫攻坚主要定位,以完善基建作为脱贫攻坚重要举措,为位于中越边境的三联村谋脱贫摘帽的路子。抓党建打基础
“三联村屯与屯、户与户之间相隔很远,村民平时都用土话沟通,刚到村里的时候每天要走访几十户贫困户,工作量非常大。”初到三联村的郑峻,为了尽快掌握村里情况,他带领村干挨户走访,倾听群众心声。可是对于一个外乡人,进村进户甚至都需要带着“翻译”。在这里,不仅是语言难懂,郑峻还发现,平时召集村委、村干开会、学习都比较困难,经常找不到人,办事效率不高。
如何更快地拉近与村民的距离,让沟通顺畅起来,是郑峻遇到的第一个难题。郑峻想到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决心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抓手,在村里组建一支任劳任怨、训练有素的扶贫工作队伍。他同时多次向南宁海关机关党委请教取经,将先进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带回三联村。
针对农村党员文化程度不高的特点,郑峻组织召开“在脱贫攻坚中彰显党员作用”主题党员座谈会,以图文结合、生动易懂的形式开展互动交流学习,通过座谈凝聚人心,唤醒村里党员的政治荣誉感和干事创业的信心;组织党员群众到周边乡镇观摩学习农业项目,增强村民的创业决心,同时,注重发掘思想活跃、勇于带头致富的年轻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给予他们外出学习机会,让他们参与到村里重大事项决策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对于外出务工、流动性强的党员,专门建立三联村党总支微信群,定期以“微课堂”的方式开展学习,解决因长期在外务工而造成的失联问题,让在外的党员多关注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出力出资。村支书农武功说:“外出务工党员见识广、经验多,但平时种种原因没办法了解家乡的发展,现在通过微信群,村里的大事小事都知道了,大家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村里各项工作也顺畅了。”
郑峻和村干部们通过加强党建畅通了村里的信息传播渠道,积极向贫困户宣传扶贫小额贷款等扶贫政策,已经帮助36户贫困户申请到扶贫小额贷款、最低生活保障资助等。同时联系南宁海关机关124名党员,由党组书记、关长李文健带队与村民开展“一帮一联”结对共建活动。
目前,三联村正在积极争创“星级基层党组织”,全村党支部4个,党员42人,党员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建设家乡热情高涨。81岁的农美芳老奶奶是建国初入党的老党员,她说:“建国初期我作为民兵连长带领全村人民修水利,大家都是主动奉献,不计得失。现在我干不了活了,但仍然可以为年轻人加油鼓劲,希望大家继续延续三联精神,共同脱贫致富!”找项目寻发展
三联村位于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距离县城34公里,全村共287户1160人,贫困户50户183人,是“十三五”规划国家级扶持贫困村。全村耕地均为旱地,主要经济支柱为甘蔗产业,部分家庭进行传统黄牛养殖。如何带领这个山沟沟里的村子找路子求发展,是郑峻要着重解决的第二大难题。
南宁海关党组书记、关长李文健今年2月到三联村调研慰问时一再叮嘱:“三联村生态环境这么好,一定要选准产业,千万不能为了发展破坏了生态!”为此,郑峻与村两委干部们花了一个月时间,到附近村屯学习先进经验,到处考察调研适合的产业项目,决定充分利用三联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优势,建立以科学养殖产业为主,旅游发展为辅的“生态扶贫”发展方向。
方向有了,项目是落点。在一次跟随南宁海关团委到水产畜牧业学校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生态牛栏的项目——将收割后废弃的甘蔗尾叶作为牛饲料,将牛产出的粪便用作甘蔗田的肥料。
科学的养殖方法,既保证了黄牛养殖的饲料来源,又解决了甘蔗地每年昂贵的肥料开支,同时还可解决一部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这不正是为三联村量体打造的项目吗?郑峻马上回到村里召集村两委开会研究,对现有黄牛养殖场进行改造。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资金是大问题。除了村民自筹一部分外,还差几十万元。郑峻想到了自己的“娘家”——南宁海关。他将三联村基本情况、项目考察报告等情况汇报南宁海关党组,得到了南宁海关党组的认可,征得南宁海关出资项目援建款26.65万元。
在积极推动生态牛栏改造项目的同时,郑峻又结合三联村所处的弄岗国家级保护区植物品种多样、花期互补性强、蜜源丰足的天然优势,推动蜜蜂养殖合作社的成立,引导贫困户以奖补资金入股合作社的形式,参与生产经营与分红,形成“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进行蜜蜂养殖。目前,该村50户贫困户已分别加入2个合作社,实现合作社对贫困户的全覆盖。
“目前,我们已实现出栏蔗香黄牛169头,获利68万元;繁殖牛犊31头,潜在利润12.4万元。贫困户从中获得的稳定收入包括土地租赁金每亩1000元,养殖工资每人每天50元,收购甘蔗尾叶每吨200元,自家黄牛寄养每头每月200元以及年底还可参与利润分红。”郑峻扳着手指头给记着算了一笔“经济账”。
郑峻介绍,今年新建的蜜蜂合作社也将产生利润,若按每箱年产量14斤、单价80元估算,合作社154箱蜜蜂年底将产生17.54万元销售额,每户贫困户收益可达2000元。做基建惠民生
日前,三联村“儿童家园”开园。
“儿童家园”由一座两层水泥小楼组成,配套有一个篮球场、两张乒乓球台、一个多功能儿童娱乐区以及室内教学区,基本满足了幼儿教育活动需求。
“我们村没有幼儿园,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基本外出务工,由爷爷奶奶带着。你看跷跷板旁边的蒙奶奶,她的小孙子可喜欢这里了呢,天天闹着奶奶带着来。”管理员农祝松指着儿童娱乐区正在玩跷跷板的老人和小孩说。
儿童家园是三联村基础设施改造的一个小工程,除此之外,村里还对进村道路进行了改造,建设了垃圾收纳场所,并联系龙州县移动公司实现行政村宽带网络全覆盖等。
基础设施水准的提高,改善了村民的生活,也为旅游发展创造了条件。“你们刚才进来的那段沙石路,就是我们正在修平拓宽的村道。这条公路按旅游公路标准高规格打造,明年初开通后将有一条崭新道路,直通蚬木王旅游区。”郑峻告诉记者。
除养殖项目外,三联村委村干部们正在积极推动举办“蚬木王”旅游节,让山外的人到三联村旅游。“我们三联村风景优美,又有蚬木王,大家来休闲放松愉悦身心,我们的村民提供服务发财致富。现在我们正抓紧各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技能培训。争取在明年二月二传统蚬木王节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郑峻说。
“南宁海关派出第一书记郑峻到三联村后,有力地推动了三联村的扶贫工作,预计到2016年底实现整村脱贫,全村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比2015年增长一成多。”武德乡党委书记陆超鑫说。
新闻推荐
龙州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这是近日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由中央纪委宣传部制作拍摄的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的开场词,旗帜鲜明,掷地有声,这是对存有侥幸心理的腐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