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崇左讯(记者陈文圣见习记者邓俊宇)据悉,“十三五”期间,崇左市将重点围绕“糖”“矿”“贸”“红”“绿”五大支柱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着力促进糖业“二次创业”。崇左市打好甘蔗“双高”战役,加快建设“双高”良种繁育基地,全面推广生产良种化、机械化、精细化、集约化、高效化,推广应用甘蔗种植综合配套新技术。推动制糖技术改造升级,引导制糖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支持制糖企业发展“二步法”,提高制糖生产智能化、环保化和高科技化水平,逐步实现原糖生产与精炼制糖生产分离。进一步完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产流程,延长糖、酒、纸、生物化工等多条生态循环产业链,实现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促进制糖领域专业化分工,为制糖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推动糖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稳固“中国糖都”地位,力争到2020年,全市“双高”糖料蔗基地达200万亩以上,制糖产值达180亿元以上,糖的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年产值争取达120亿元。
实施矿业开发战役。崇左市强化锰矿资源供给,实施锰矿开采技术改造,提高锰矿资源自给能力;加强与国际矿产资源开发合作,适度扩大锰矿进口规模,实现锰业上游供应链全球配置。稳定锰系主要产品生产,加大锰系铁合金产品市场开拓,形成多层次锰产品格局。推进锰产业生态化发展,构建生态环保型矿山开发体系,打造中国“绿色锰都”。加快开发铜循环产业,打造“铜矿采选—铜冶炼—铜深加工—铜材料终端应用”全产业链;加快开发生态铝产业,打造“铝矿—氧化铝—电解铝—铝的深加工”完整产业链,提高铝产业竞争力;加快开发新型稀土产业,建立“稀土绿色矿山开采—稀土高纯分离—稀土金属合金—稀土功能材料”完整稀土产业体系。
实施边境贸易战役。崇左市深入推进加工贸易倍增计划,重点在园区(口岸)内发展与东盟国家资源和市场有效对接的红木、矿产品、农林产业、机电产品、机械产品、电子产品、纺织服装等边贸加工业,促进贸易加工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现代物流等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推行“前岸(口岸)后厂、前岸后园、前岸后店、前岸后市”等发展模式,推进建设一批边境贸易加工产业发展重点园区(口岸),逐步形成崇左百里边境贸易加工带。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贸易,争创国际品牌。引导外贸企业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贸易竞争优势。支持边民互市贸易升级发展,提升边境小额贸易发展水平。
加快发展以红木为特色的木材加工业。崇左市实施红木产业战役,在推进珍贵树木培育示范带建设,广泛种植珍贵红木树种的同时,以凭祥红木生产基地为龙头,加快推进红木产业基地建设,形成"红木原材料及半成品-进口贸易-自主设计与精深加工-销售与服务"产业链。积极培育红木文化品牌,推进红木产业与特色文化相融合,大力发展以红木为原材料的、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家具、艺术品和收藏品等产品,延长红木产业链。积极发展林业加工产业,形成富有特色的木材加工体系。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生态文化旅游战役,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绿色支柱产业。崇左市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围绕打响"发现山水崇左·圆梦别样桂林"旅游品牌,打造"一中心、两带、七景区"旅游发展新格局;积极融入广西旅游"三区一带",建设边关风情旅游带核心区;加快推进花山岩画文化景观、5A级景区、国家深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和中越德天--板约瀑布国际旅游合作区等六个旅游高端平台建设;加强与东盟国家开展国际旅游合作,争取把崇左融入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供给,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升崇左旅游形象品牌。通过推出"互联网+旅游目的地""旅游+工业""旅游+农业"等建设,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
新闻推荐
昨天是“3·12”植树节,崇左市林业局、崇左新闻网和江州团区委共同组织近500名市民群众集中开展“全民植绿,万众创森”植树活动,种植降香黄檀、白玉兰、苹婆、桃花等树苗1...
崇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左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