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新闻 凭祥新闻 扶绥新闻 宁明新闻 龙州新闻 大新新闻 天等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崇左市 > 崇左新闻 > 正文

文化立校 建设特色学校

来源:左江日报 2018-09-12 11:29   https://www.yybnet.net/

江南一小2018年秋季学期师生及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千江音乐学院榕之秀民族舞蹈队茶艺学院 榕之韵管乐队兰亭序书法学院游泳学院江南一小大景图□岑华蓉吴中锋卢立群

引言

建设特色学校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必然要求,是学校进行综合改革,推进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2015年11月,江州区江南一小加入“崇左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3――“特色学校建设与名校打造”项目。经过三年的努力,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之路――

历时三年的千锤百炼,江南一小在学校顶层设计、学校章程建设、学校发展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建模、教师队伍、特色校园环境与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彻底的重塑与体系化建构,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建特”路上硕果累累。

1旁征博引敲定“榕文化”整体设计

“一流学校的管理靠文化,有文化的学校才是会有真正的特色和可持续发展。”江南一小项目技术团队经过多方认证后一致达成共识:以“榕文化”作为学校的办学主题,引航学校的发展。

“榕树的最大特点就是包容,所以我们以包容合作为育人理念,信任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尊重他们的个性,实施差异化教育,发展孩子们完美的天性。”江南一小校长、学校项目技术团队组组长吴中锋说。

在明确“榕文化”为办学主题后,项目技术团队开始全力以赴完成这一顶层设计。团队成员多次外出考察培训学习,开展材料收集等前期工作,2015年12月8日,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吴中锋解读树立“榕文化”对“建特”项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统一全校上下思想。12月14日项目技术团队组向学校全体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以及社区发放1000份“特色学校与名校打造”调查问卷,于12月17日把问卷调查的意见进行汇总、分类,形成问题树,并进行梳理排序,形成《榕文化构建方案》初稿。后经广西教育学院培训学院院长陈向阳教授多次修改之后,2016年4月28日,项目技术团队组参加第一次项目答辩,最后通过了《榕文化构建方案》,确立了“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思想,以“培养阳光自信、向善谦逊、知书达理、博才广艺、有领导能力的江州学子”为核心理念,以“创广西名校,做崇左领跑学校,办社会敬重学校”为我们的办学目标,形成了“做的比承诺更好”的校训,提出了“歌声笑声读书声声声出彩,好事实事良善事事事争先”的校风、“蹲下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的教风、“让自主学习成为习惯”的学风。

如今,江南一小形成以师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主干,以“立德树人?成就最美”、“多元课程?博才广艺”、“花样校园?怡然心境”、“增强核心?卓越团队”为分枝,以“三项工程绘素养,四证教育润人生,五朵金花香榕园,六强男儿走四方”为树丫,以足球、千江音乐、兰亭序书法、茶艺、象棋、围棋、游泳、乒乓球学院“八大学院”为枝叶,全面构建“一树多枝,枝繁叶茂”的“榕文化”育人新局面。

2充实“榕文化”内涵彰显育人特色

根据教师、家长、社区代表给予的意见,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学校章程,为使“榕文化”特色教育建立了法律的保障和遵照的规章。《榕文化构建方案》和《江南一小学校章程》珠联璧合,成为“榕文化”的最高纲领。

为了让“榕文化”思想真正落地,江南一小首先从课程这一育人核心领域切入,充分发掘学校丰富的课程资源,创建了《江南一小3.0版榕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包含了“榕文化基础性课程(榕真课程)、榕文化专门性课程(榕悦课程)、榕文化差异性课程(榕艺课程)”。这三类课程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融为一体。

学生在语文课上不仅能学习语文课本上的知识,还能学到学校自编的教材――《江南一小经典诵读诗篇》;在品德课上除了领会教材上的道理,还领略到广西地方特色教材――《广西德育》上的故事精髓;在音乐的殿堂里,能欣赏《音乐》里的曲子,还懂得吹奏《江南一小葫芦丝》乐曲……这样的课程编排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也彰显着孩子们的个性,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助推器”。

根据《江南一小3.0版榕的课程体系》设计,江南一小又将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创新构建了“三七+多彩课堂模型”。“三”指的是三种教材的整合。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课堂上融为一体。“七”指的是一堂课的七个环节:预习生疑――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小结提升――拓展延伸――达标测试”七大环节。“+”指的是电子白板的辅助教学。“三七+”的课堂模式,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想“三位一体”“环环相扣”“网教添花”,需要教师认真备课,研究学情,预设问题,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这样的课程模式在江南一小实施一年多来,不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立体课堂,也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往传统课堂“满堂灌”“一言堂”,“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现象。

此外,课程体系下的“主题+常规”德育工作体系、“我看我自己”的校本评价体系、“快乐每一天”的班级文化体系等,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文化素养,全面提升了学校综合治理能力。

3整体建设学校育人空间突出“榕文化”主题

为了更好地体现“榕文化”的办学特色。三年来,学校在实施载体上下足功夫,不断改善学校的校容校貌,并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焕然一新的教学楼、新建的游泳池、塑胶跑道、足球场、评判球馆,给孩子们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境和宽阔的运动场所;文化围墙、“十里春风”“一帘秋雨”两大阅读长廊相续建成使用,增添了浓浓的校园文化气息;校门口“榕源”瀑布、教学楼前的“榕运”转转水车运转,这两处景观让学校充满了诗情画意;两栋学生公寓楼的使用,解决了中午孩子们在校的休息住宿问题;教师在新建环境优雅的教师餐厅用餐,一天再苦再累的课也值得;茶艺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心理咨询室、科技教室、象棋围棋教室、教师读书等功能室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给师生们创造了陶冶情操和提升素质的好环境;“榕建”教师健身房的使用,增加了教师的体魄;珍贵树种的种植,给学校的绿化美化工作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4学校办学硕果累累师生面貌焕然一新

师生在参与学校“建特”的道路上,获得巨大进步,教育教学硕果遍地开花,近年来,江南一小共获各级荣誉及奖项155项,其中国家、省级63项,地市级24项,县级68项;教师参与教研积极性明显提高,从以前的“逼着做课题”过渡到“我能做课题吗?”,变成了今天的“我还要做课题!”;学校“请进来、走出去、结对子”的培训模式解决教师老龄化的“瓶颈”;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成绩稳居江州区各小学前列;市、区级的课堂教学和各项比赛中斩获良好成绩;教师论文水平逐年提高,每学期都有30多篇论文参加市、省、国际级的论文评比,并获得靠前好名次;在“榕文化”特色建校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习惯,待人接物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改善,逐渐实现了培养阳光自信、向善谦逊、知书达理、博才广艺的江州学子的育人目标。

5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建特”之路永不止步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校一特色”是目前每所学校打造的重点。江南一小发挥自身优势,带动江州区兄弟学校的成长,实现了名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年来,吴中锋在省内外骨干校长培训会以及给江州区各中小学校长做《如何打造特色学校》讲座10多次,他运用陈向阳教授的建校理论以及江南一小在“特色学校打造”中的经验,给校长们娓娓道来,解答疑惑,点亮了各校“打造特色学校”的明灯。他还到结对的左州、江州小学与两校的校长实地分析,帮两所学校打造校园文化。江南一小副校长卢立群也先后在“江州区常规管理座谈会”和“城区六校联盟座谈会”上,把江南一小“榕文化”的3.0版课程设计、“三七+”课堂建模等与各校领导共勉。

三年来,江南一小积极主动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模式带给兄弟学校。每学期,江南一小主动与各校联系,开展校与校之间的教师周交流、年交流和校长周交流,助推江州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江南一小打造“广西知名、崇左市领跑、社会敬重的书香式、文艺型、有活力的义务教育优质学校。”的承诺。

新闻推荐

本土电影《离歌》在市本级影院上映

本报崇左讯(记者庞尉婷)9月8日,在凭祥首映之后,由崇左青年作家周耒自编自导的本土电影《离歌》在崇左雅图广场影视中心正式与...

崇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左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文化立校 建设特色学校)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