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崇左讯(记者甘忠瑶张秋婷)去年以来,崇左市采取积极措施,围绕市委、市政府做好“两篇大文章”、打好“四大攻坚战”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各项金融方针和政策,坚持把优化企业融资环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打响了崇左市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去年崇左市融资担保业务取得明显突破,3家融资担保机构开展融资担保业务在保余额10.29亿元;在保户数(含个人)733家,其中小微企业户数104家;2018年累计担保贷款9.57亿元。
创新金融产品,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崇左市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惠企贷”业务,拓展银税合作机制,实现“以诚相贷”。崇左市利用各级财政资金设立了中小工业企业信贷引导资金,由合作银行以“惠企贷”贷款业务的方式,通过财政资金增信,加大对中小工业企业信贷融资的支持。截至目前,签约“惠企贷”业务合作银行5家,全市累计发放贷款1.5亿元,受惠企业17家,解决了部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市税务部门向金融机构推荐纳税诚信示范企业,引导金融机构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实现以“以诚相贷”,扶持诚信企业做大做强,银行机构在企业纳税真实性、全面性方面对税务部门提供协助。2018年1-6月,辖区银行机构累计向纳税诚信企业发放贷款24.01亿元。
推进政金企合作机制,搭建政金企沟通桥梁。由人总行征信中心牵头组织的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在崇左市得到积极推广应用,截至2018年11月末,全市16家银行全部注册成为平台资金提供方,有10家银行利用平台开展了融资交易,银行参与面62.5%,提交平台注册申请的用户129个,已通过注册审核启用112个,有55个中小微企业通过平台取得融资,累计获得银行贷款104.2亿元。据测算,企业通过平台获得融资的平均成本比普通融资平均成本低约0.75个百分点。此外,还联合人民银行崇左中心支行、崇左银监分局、市服务企业办、农业银行崇左分行举办“金融沙龙”系列活动,搭建政金企沟通桥梁,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和金融产品推介力度。并且高效完成全区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银企对接会任务。辖区银企签约项目88项,签约金额65亿元,规模居全区第七位。
创新跨境保险业务,险资支农融资业务取得两个“全区第一”。为进一步优化企业用工环境,崇左市研究出台《崇左市跨境劳务人员人身意外保险实施意见》,切实保障境外务工人员在华人身权益。2018年8月,中国人寿崇左分公司在凭祥签订首单跨境劳务人员意外险,崇左市跨境劳务人员意外保险项目正式落地。2018年,购买跨境劳务人员意外险共13.68万人次,保额239.35亿元,保费收入348.63万元,赔付10.33万元。与此同时,与人保财险广西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启动5亿元规模的保险支农融资项目,规模全区第一,项目采用“一次授信、循环使用、提款计息、息随本减、分期偿还”的融资方式,重点支持崇左市投资辐射范围较广、经济拉动效益较大、产业扶贫效果显著的农业产业项目。截至2018年12月末,已累计投放项目6个,投放金额5500万元,业务量保持全区第一。
推进企业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在对企业上市(挂牌)扶持力度方面,崇左市积极培育上市(挂牌)后备企业,推动符合条件企业发行企业债券。2018年9月,崇左市出台《崇左市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挂牌)暂行规定》,对崇左市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实现IPO上市,分阶段分步骤给予工作经费补助50―400万元;并且推动辖区有上市意愿的企业纳入自治区后备资源库,通过举办“资本市场培训班”“金融政策培训班”等活动,加大对后备企业的辅导力度。截至2018年12月,崇左市共有32家企业纳入自治区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推动崇左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功发行企业债13亿元,推动宁明惠宁成功发行公司债3亿,直接融资实现了零的突破。
新闻推荐
崇左市领导在全市河长联席会议暨江河湖库“清四乱”推进会上强调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河长制由全面建立转向全面见效
本报崇左讯(记者苏萍)3月18日,崇左市召开全市河长联席会议暨江河湖库“清四乱”推进会。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左江干流...
崇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左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