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崇左
崇左市地处桂西南的左江河畔,自古以来就是壮族先民骆越民族聚居之地。壮族的祖先骆越民族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花山文化,散落在左江河畔的壁画群至今仍是千古之谜。
10年奋斗,造就了崇左10年巨变。崇左市先后被评为“中国西部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魅力中小城市200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城市”、“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城市”;先后荣获“国际友城战略发展奖”、“城市科学发展奖”等荣誉称号。
旅游胜地
崇左地处祖国边陲,面向东南亚,毗邻粤港澳。生态旅游资源特色鲜明,花山岩画、友谊关、德天瀑布等旅游胜地驰名中外,素有“崇左天下美”之美誉。
生态旅游产业是崇左市近年来崛起的支柱产业。崇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这里山奇、洞美、水清、石秀,边关风情神秘迷人,有闻名天下的友谊关,有中国最美的德天跨国大瀑布,有壮族特有的宁明花山岩画,有珍贵程度仅次于大熊猫的国宝级动物——白头叶猴。为此,崇左市近年相继规划推出了“中越边关探秘游”、“中越跨国胡志明足迹之旅”,打造“中越跨国游”精品路线,边境旅游产业做得风生水起。
目前,崇左市正大力推进中越德天-板约跨国瀑布国际旅游合作区、中越友谊关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培育以崇左为中心的中国-东盟跨国旅游精品线路,使崇左成为边关文化名城、连接中国与越南及东盟各国的旅游目的地。
2012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985.47万人次,增长22.19%;旅游总收入66.81亿元,增长28.09%。其中:国内旅游人数954.81万人次,增长22.5%,国内旅游收入60.64亿元,增长29.61%;入境旅游人数30.66万人次,增长13.45%,国际旅游收入9761.35万美元,增长18.01%。
中国糖都
2003/2004年榨季到2010/2011年榨季,崇左制糖业总产值由35.1亿元提高到150亿元,增长327.4%;农民种蔗收入由18.7亿元提高到83.4亿元,增长345.9%。
建市以来,崇左已连续9个榨季产糖量居于全国首位,产糖量约占广西三分之一、全国五分之一,是国家农业部划定的甘蔗“双高”(高产高糖)优势产区之一。蔗糖业对全市GDP贡献率高达68%,是崇左第一支柱产业,是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目前,崇左制糖业已初步形成制糖、造纸、酒精、酵母、生物肥、生物质发电等多条蔗糖循环经济产业链。崇左东亚糖业集团、湘桂糖业集团、丰浩糖业集团等制糖企业循环经济园初具规模。其中制糖深加工生产技术水平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制糖企业在废水治理、糖蜜生产酵母等方面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
依托崇左的原料基地,南华和东亚两家糖业集团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制糖企业集团,东门南华糖厂产糖规模名列全国第一。
2010年4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糖业协会联合下文,正式授予崇左“中国糖都”荣誉称号,对崇左的蔗糖业发展成就给予了高度肯定。
红木之都
近年来崇左着力培育红木产业,从单一的成品销售,向原木进口、生产加工、销售服务、文化旅游发展,迅速成为崇左一大特色优势产业。2012年底,崇左下辖的凭祥市获得“中国红木之都”、“中国东盟红木家具之最”双称号。
依托口岸贸易优势,凭祥红木文化产业历经20年的培育和发展。如今凭祥不但有红木原木交易市场、浦寨红木家具半成品交易市场、南山红木文化城成品交易市场,还有4个中高档红木商业住宅区、6家红木物流公司。2011年12月落户南山红木文化城的广西首家红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12年9月22日启动实施的红木电子交易平台,以及正在抓紧建设的中国-东盟(凭祥)红木交流中心、红木文化院、华艺书画苑,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极大提升“凭祥红木”的品牌效应和产品质量、市场规模。
凭祥还拥有完善的红木配套产业。南山红木文化城已投入20多亿元,建成红木文化商业区2.5平方公里,有商铺1200多间、红木经销商1000多家、红木企业300多家,相关从业人员10000多人,红木产品年成交额30亿元以上。投资约3.6亿元的中国东盟(凭祥)红木原木及半成品交易中心,预计于2013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从2007年到2012年,凭祥市红木制品进口量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已成为东南亚红木原料及家具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通道与集散地,也成为全国最大的红木家具市场。
新闻推荐
本报凭祥7月11日电(记者/莫迪通讯员/黄聪)今日,凭祥市举办妇女干部培训班,来自该市4个乡镇38个村(社区)以及市直单位的妇委会、妇工委主任共74人参加培训,学习女性领导应对群体突发性事件能力、...
凭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凭祥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