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4月1日电(记者黄浩铭) 清明节前的广西边境地区,薄雾细雨,烈士亲属和战友们从全国各地奔赴这里,祭奠30多年前牺牲的英烈。
在凭祥市匠止烈士陵园内,一拨又一拨人踏上青石板,穿过柏树林,把鲜花和祭品放置在烈士的墓碑前,寄托人们的哀思。
来自山东枣庄市的王运付穿着略显发白但仍然笔挺的“65式”军装,向张宗海烈士的墓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面对自己的外甥兼战友,过去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我们一起从山东坐闷罐车来到广西,我最终幸运地回到家乡,你却永留在此守卫南疆。”王运付眼睛泛红,把从家乡带来的麻枣、桃酥、芝麻饼等特产一一摆开。
这是张宗海烈士80多岁的老母亲亲手准备的祭品,她交代弟弟王运付一定要来凭祥祭扫,让儿子尝尝家乡的味道,了解家乡这些年的变化。
在凭祥南山烈士陵园内,谭伟娟和姑姑、丈夫一起带着家乡的烤乳猪、白切鸡,来祭奠哥哥谭伟年烈士——这位家中唯一的男丁。
“爸爸当时不同意他参军,他就偷偷去报名,回家吃饭的时候才告诉我们。”谭伟娟抹了一把眼泪,哽咽着说,后来哥哥的战友告诉他们,哥哥作战时很勇敢,为了抢救受伤的战友不幸壮烈牺牲。
在陈国伟、曾冠慈烈士墓碑前,台山籍老兵陈国夫一边用手拭擦碑面,一边嘀咕:他们从参军到牺牲只有2个多月,连一张军装照都没来得及留下。
“陈国伟性格内向,对人和蔼,在一次战斗中,担任机枪手的他成为敌人重点攻击对象,一发迫击炮打来,就只剩下了一截裤腿……曾冠慈身高1.72米,微胖,性格活泼的他在部队出击前几天沉默不语、心情沉重,但在冲锋号吹响后他一直冲在最前面,最终在抢救受伤战友时不幸被敌狙击手击中头部,当场牺牲。”
说着说着,陈国夫的脸上挂满了眼泪,集体过来祭扫战友的30多名台山籍老兵也没能控制住情绪,纷纷低头抽噎。
“他是我最喜欢的班长,1.8米的大个子,非常帅气。这30多年来我时常在想,为什么我没能把他活着带回来。”在龙州烈士陵园内,老连长常保穗蹲在老部下李贵彬烈士的墓碑前,用纸巾拭擦着墓碑上的红色五角星,轻声地说:“哥们,连长回来看你了。”
清明节前夕,在广西边境多个烈士陵园的入口,一群又一群的老兵和烈士亲属接踵而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要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向牺牲的烈士致以崇高敬意。
新闻推荐
本报凭祥5月23日电今日,凭祥市地税局通过成立公车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完善规章制度、向社会公布公车举报和监督电话等形式,切实加强公车管理。(李大成)...
凭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凭祥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