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边民农必宣每天都要从越南进口一卡车东南亚水果,经过检测、通关等,他的一车水果很快就完成交易过驳,之后由经销商运到全国各大市场。在凭祥边境贸易货物监管中心,农必宣正与几个商人协商价格。他对记者说:“现在一天能销售1吨左右,有时候可赚3000到5000元。”
“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凭祥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2016年,凭祥口岸进出口水果量超过200万吨,同比增长超过40%。其中,凭祥市边境贸易货物监管中心内水果进出口量占整个凭祥口岸约6成。在这里,从事水果等边民互市贸易、边境小额贸易的中国和东盟客商络绎不绝,一年四季中没有明显的淡季。在每天的边民互市贸易中,超过1000辆货运卡车从监管中心经过。
凭祥市边境贸易货物监管中心由凭祥市国际贸易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农安阳说,随着水果进出口量的不断增长,自1993年起水果交易市场已三度迁址。1993年的水果贸易场所只有10亩地左右,1996年搬到另一个地址,占地达到200亩左右,现在边境贸易货物监管中心占地600多亩。
从凭祥边境贸易货物监管中心驱车十多分钟,就可抵达凭祥万通国际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进入物流园区,一股浓烈的水果香味迎面扑来。高大的厂棚下,果商们忙着分拣、打包来自东南亚的热带水果。凭祥万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覃世松说:“目前物流园内入驻了多家电商企业和几乎所有的快递公司。借助电商,东盟水果被销往全国各地。”
对于“视新鲜为生命”的热带水果而言,快速通关意味着商机。2013年6月,中越公务及货运车辆实现直通;2014年平而河大桥建成,两国货车实现零接驳进出,改变了船运车拉的境况;此外,预计今年通车的中越友谊关——友谊口岸货运专用通道建成后,水果入境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下转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大新县适当减少玉米、木薯等作物种植面积8000多亩,增加阳光玫瑰、台湾凤梨释迦、金都一号火龙果以及龙须菜等特色农业面积6000多亩。
当前,大新县正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培育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力争实现每个乡(镇)建成一个以上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以群众意愿为导向:减少"巴掌地",增加"大块地"在大新县宝圩乡尚艺村陇汤屯,村民小组长农忠民站在自家的三层楼顶上,远眺村前那一片片绿油油的"双高"甘蔗地,一脸笑容。
"原来,从一块'巴掌地'走到另一块'巴掌地',得花费不少时间。实行了'小块并大块'后,十几块零散地拼成了一大块,耕作方便多了,既能实现农业机械化,又能增产增效。"农忠民说。
2016年,尚艺村委干部动员陇汤屯群众实行土地"小拼大"搞"双高",村民们开始不同意,大家都认为,这样做会打乱了老祖宗的地,坏了规矩。同时,搞"双高"行距太宽,既浪费土地又减少产量。后来,村委干部连续召开了6次群众大会,经过一次次苦口婆心的开导,才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当年,陇汤屯的"双高"甘蔗产量由四五吨提高到七八吨。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大新县"小块并大块"面积增加10万多亩。
"以往耕种收割的时候,村里很多人都要雇专门的农机手。但是地块小,而且分散,机械不好操作。"榄圩乡正隆村委副主任卢金说,"现在每家每户的地都集中在一起,农机可以开到地头,劳动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况且,'小块并大块'后,小地块之间的田埂、垄沟得到整平,水渠和小路得到复垦,有效耕地面积不减反增。"
新闻推荐
凭祥讯5月24日,凭祥市委副书记黄绍西等领导为获得市容卫生“门前三包两禁止”工作流动红旗的友谊关边检站等13个单位授旗。凭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覃文吉主持授旗仪式,凭祥市人大常委会...
凭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凭祥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