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银娇
“厚德明法、公正为民”,走进天等县人民法院大门,这八个大字便映入人们的眼帘。天等法院以此为院训,激励着法官们做好本职工作,公正执法,廉政为民,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2010年,天等法院首次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12年荣获自治区第二批“和谐单位”和第十四批“文明单位”称号,2009年、2010年、2014年曾三度被评为“全区法院先进集体”,并记集体三等功二次。
打造特色法院文化构建廉政新格局
为扎实推进法院文化建设,天等县人民法院结合本辖区民族人文风情特点,倾力打造“三位一体”的特色法院文化,即“面对公众的法治文化、面对当事人的诉讼文化和面对法院工作人员的法官文化”。并依托法院文化建设,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赢得了社会公众的赞誉。
该院将中外法律文化沿革、诉讼文化、法官文化、廉政文化等内容在院内进行集中展示。创建了“廉政文化五室”、“法治教育基地”,并成为法官文化精神家园、法院文化交流窗口、公民普法宣传平台和学生法制教育课堂。近5年来,区内外先后有40多个单位、5000余人来该院参观学习该院廉政文化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
创建“法治教育基地”,搭建公众开放的宣传教育平台,该院将审判区域打造成向当事人开放的阳光诉讼法庭。诉讼服务大厅设置了诉讼引导、立案审查、司法救助、判后答疑、信访接待等窗口,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在审判区域通道两旁的墙上,创建“廉政文化长廊”,设置公开宣传栏,通过图文并茂的宣传方式,向当事人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在“廉政文化五室”,陈列了大量的院史实物和史料照片以及档案资料,让干警了解该院发展历程,教育干警廉洁自律。树立清风正气营造廉洁氛围
“廉—造福苍生,贪—埋葬自我,法官是以廉洁为本,方能彰显正义。”“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公公正正办案……”每周一上班时,该院办公室都会通过办公短信平台,向每位干警发送廉洁短信,实时提醒干警们廉洁自律,公正执法。
“夫在法庭,分民忧解民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妻在家里,上扶老下抚幼,搞好家庭和睦团结。”在一次“亲情寄语促公正”的征集活动中,该院向都法庭周庭长的妻子给丈夫写了这样一句亲情寄语。
该院一直重视家庭对法院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院纪检组监察室每年都会向干警亲属送去“家庭廉政倡议书”,并发起“亲情寄语铸公正”征集等活动,发动全院干警的亲友参与到法院的廉政文化建设中来,守好干警工作外的“八小时”。
该院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宣传和展示廉政建设取得的成果,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宣传片、在门户网站设置廉政窗口等形式,引导干警自觉守廉。在日常细微处,各庭、科、室、队的墙上都挂上了廉政名言警句,办公桌台摆上了印有最高人民法院“五个严禁”规定的台签。在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该院积极筹措资金,为干警订阅关于廉政的学习资料和报刊杂志等,鼓励干警将廉洁、公正作为职业道德操守,形成浓厚的廉政建设氛围。
内外兼“修”筑起固“廉”新工程
今年初,在该院新一年工作部署会议上,院领导与各庭、科、室、队层层签订了廉政建设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任务,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
院监察室建立了全体干警廉政档案,时刻警醒每位干警,要珍惜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对自己和家庭负责。特别是对新进入法院工作的干警,进行岗前廉洁谈话,让干警们认识到自身岗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树立起廉洁意识,恪守职业道德。
该院建立健全内外监督机制,在各庭、科、室、队选任10名拥有多年审判管理经验的干警任兼职廉政监察员,负责对全院干警的司法作风进行明查暗访,及时发现和纠正办案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不文明行为。
还聘请纪委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代表等人士担任廉政监督员,目前共有5名来自各界的廉政监督员。该院还通过向当事人发放随案廉政监督卡、信访接待、投诉热线、设举报信箱、设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等途径,主动接受人大、政协、检察机关、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以此形成了主动监督和自觉监督并重、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互动的良好局面。
“我们要畅通各种监督渠道,积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切实做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邓智勇多次在全体干警会议上重申这一要求。
今年3月26日,天等县华隆中学初一、初二近80名在校学生来到法院参观并旁听庭审后,一位初一男生这样说:“一进法院,我很期待也很紧张,最先看到的是大厅上方的标语‘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我要把这句话写到作文里。”
新闻推荐
天等讯 为了帮助初中女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消除青春期的多种烦恼。天等县民族中学近日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魅力女生,美丽人生”青春期知识讲座,...
天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