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新闻 凭祥新闻 扶绥新闻 宁明新闻 龙州新闻 大新新闻 天等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崇左市 > 天等新闻 > 正文

天等县***的探索和思考

来源:左江日报 2015-07-27 03:57   https://www.yybnet.net/

***是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鲜明特色,是扶贫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新常态下扶贫开发的基本战略,是推动扶贫工作提质增效的关键之举。天等县是国家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几年来,天等县以脱贫为目标,以精准为方式,以扶贫为载体,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贫困人口从2010年底的20.586万人减少到2014年底的11.3384万人。在扶贫攻坚战中,天等县对***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做细精准识别,夯实扶贫开发工作基础

天等县对建档立卡情况进行认真审核分析,逐村逐户制定落实帮扶措施,建立信息系统,实现动态管理,把扶贫资源、措施精准引导到具体人口上去。一是***建档立卡。坚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的原则,制定《天等县***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严格执行贫困户“两公示一公告”和贫困村“一公示一公告”工作制度,确保***建档立卡识别的准确率。2014年完成54个贫困村、30691个贫困户、113884个贫困人口的识别。二是建立驻村帮扶制度。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以“结一连五”“结对帮扶”的方式,实现干部驻村帮扶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制度的严管作用,实现干部对贫困户“一对一”“一对五”的结对帮扶。目前,全县6324名干部职工与30691户贫困户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54个县直单位结对帮扶54个贫困村。三是建立扶贫项目超市。以网络为平台,将精准识别出来的11.4万贫困人口基本情况、帮扶需求等情况在网络平台上公开,由社会爱心人士自由结对帮扶,实现社会力量自由参与帮扶。同时,对贫困地区的特色农副产品推行网络营销,解决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销路问题。

做强产业带动,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天等县按照“选好产业抓扶贫,搞好扶贫促产业”的思路,做大做强片区首位产业、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是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摘掉贫穷帽子。为增强产业扶贫内生动力,天等县推广上映葛根“经济能人成立合作社,贫困户以土地入股,贫困户按照比例从收益中分成”的模式,如由上映乡桃永村种植创业能人许立荣牵头组织65户250多人入股建立合作社,种植葛根200亩,贫困户按比例从收益中分成,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广“群众自发组织成立合作社,形成党员骨干、经济能人、合作社带动产业发展”模式,如由把荷乡巴兰村群众自发组织成立的合作社,形成党员骨干、经济能人、合作社带动群众发展三月李、珍珠李产业,种植三月李、珍珠李1000多亩,使巴兰村周边5个屯的贫困群众受益,带动贫困户摘掉贫穷帽子。二是发展劳务经济,拓宽脱贫致富渠道。立足13万多人在外务工创业实际,以“春风行动”为平台,组织和引导群众参与,劳务输出实现组织规范化;以“天等版桂林米粉”为龙头,整合各方资源,走连锁经营化、品牌化发展道路。三是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致富环境。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政策支持、大众创业”的工作机制,以“返乡创业园”和“水库移民工贸创业园”为平台,出台创业就业优惠政策等配套措施,优化创业就业环境,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业。

做实整村推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环境

整村推进是全面解决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天等县以整村推进的方式,加快33个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步伐,解决了区域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和扶贫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加快推进村屯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农村电网建设。目前,全县100%的建制村已通沥青或水泥路,70%的屯级道路已经得到硬化,50%的屯内道路也实现了硬化,解决了贫困地区出行难的问题。截至2011年底,全县仅有1个屯未通电。从2011年起,全县共投入11532.79万元对258个屯进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目前,全县村屯通电率100%。截至2011年底,全县共有13.5547万人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从2011年起,全县共投入11772.72万元用于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共解决了11.995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还有1.559万人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完善公共服务条件。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轮驱动,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把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起来,提升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以文化惠民工程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建设“椒乡”共有精神家园。三是强化村级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作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以“山区党旗红、强县当先锋”活动为载体,强化第一书记和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推广“物流式服务”党建模式,建立“村两委驻乡镇办事点”,实施党员带富工程等活动,不断提升了基层党组织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做足生态反哺,释放生态主体功能区发展红利

立足石漠化综合治理片区和“中国长寿之乡”实际,结合天等县作为国家和自治区生态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县建设,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释放生态红利。一是实施生态扶贫工程。把“生态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整合项目资源,对贫困地区实施易地搬迁,如进结镇品力村龙茶屯实施易地搬迁,从3.6公里远的石山区整屯搬迁到平坦的公路旁,统一规划建设新村,解决群众出行难、用水难的问题。二是深入开展“生态乡村”活动。把“生态乡村建设”与产业扶贫开发相结合,推广上映乡桃永村旧街屯、塘典屯、伏旧屯在推进葡萄种植产业扶贫项目时,利用产业扶贫开发的项目资金,以“三化”建设,特别是道路硬化建设带动特色产业发展,优化群众致富的良好环境。上映乡桃永村筹集37万元扶贫资金,硬化屯内道路6400平方米,助推桃永村“一年两熟”葡萄种植达1000多亩,一年产值1000多万元。三是发展旅游扶贫产业。利用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扶贫产业。天等县立足“中国长寿之乡”和“中国打榔艺术之乡”的优势,充分开发那利水库的旅游资源,引进广西丰旭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打造那利水库(天龙湖)康寿养生项目,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结合正在修建的二级路网和高速路网,挖掘沿路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引进广西南宁环球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天等旅游项目,打造休闲、养生、观光三条旅游路线,惠及了三条旅游路线沿线的贫困群众。

(作者系天等县委书记)

新闻推荐

天等法院强化案件质量评查促司法能力提高

天等讯 今年以来,天等县人民法院从完善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机制入手,不断加大对审判管理的监督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案件质量和司法能力的提高。今年1—6月,该院审(执)结各类...

天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天等县***的探索和思考)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