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好商量。这是近两年来天等县进远乡岩造村流行的一句话。
靠着这句话,岩造村小到集体鱼塘如何承包,大到屯内道路等公共设施、场所如何建设,都由村里协商议事会或村民大会议定,大家商量着解决民事和村务。
靠着这句话,岩造村2600多人和睦相处,亲如一家,成为远近闻名的平安和谐村,被列为2015年自治区生态乡村示范村。
然而,几年前的岩造村,却是另一种情况。
“以前,村委干部到村里开展工作,那是一个字——难。”说起几年前的岩造村,村党支部书记玉劲松直摇头,“因为岩造村人口多,想建什么,群众意见都不统一,众口难调啊。”
不仅村干开展工作难,乡包村工作队也没少在村里吃“闭门羹”。
“岩造村的群众民主意识强,有主见,但是没有一个了解政策的平台和诉求渠道,我们要一户一户的登门做宣传,工作特别累。”进远乡党委包村干部黄丽珍说。
解决好“难”和“累”的问题,就是解决治理好岩造大家庭的问题。为此,进远乡党委政府先后多次组成调研组进村入户调研,共同探索治村良方。
进远乡党委书记农文杰说:“岩造村的群众参政议政意识都比较强,经过专题调研,我们决定从落实基层协商民主上着手,破解新形势下农村管理难的问题。”
2014年,天等县政协选择岩造村作为基层协商民主工作的试点村,开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协商民主治村工作。
站在岩造村“两代会”(村协商民主议事会、党员代表会)议事程序流程图前,农文杰告诉记者,基层协商民主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天等县政协、进远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组建了以村民协商议事代表、党员代表为主体的“基层协商民主议事会”作为常设的协商民主机构,建立起广大人民
群众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重要平台,并以提议、告知、协商、决策、反馈、监督为基本环节,从农民求富、求安、求乐、求做主的迫切要求出发,全面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落实基层民主协商,不仅没有增加我们的工作负担,反而更有利于我们开展工作了,有事大家都能坐下来好好商量,更容易办成事,办好事。”岩造村包村干部刘作良说。
“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从‘村官治村\’到‘村民治村\’,‘两代会\’实行的是——人是大家选,事是大家定,钱是大家管,过程大家看。
(下转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
于是,群众情绪理顺了,干部行为规范了,干群关系得到了良好转变。"农文杰说。
在落实基层协商民主平台后,村委会在党总支领导和协商民主议事会的监督下,依法行使管理村务的职权,借助基层协商民主议事平台,村务公开了,办事流程透明了,村民对待村务工作的态度也悄然发生了转变。
"现在,村里的事,不再是少数几个村干部说了算,而是村协商民主议事会共同做决定,村务做到公开透明了,我们群众肯定是信任的了。"村民凌必听欣慰地说。
曾经的岩造村人多事杂,治安情况不好,群众意见很大。为了制止不良风气,岩造村召开协商民主议事会,组建村级综治维稳工作站,选举威信高、说话管用的人担任小组长,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全民动员,采取群众轮流值守的办法,让群众都参与到治安巡防中来,农民自己成了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主体。
"现在我们岩造村的环境,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四季平安。"莫荣切说。莫荣切是岩造村的专职治保主任,也是村里的协商议事员,队伍里还有老党员、老干部等"能耐人",他们在村里威望高,由他们调解村里的邻里矛盾、宅基地纠纷等事务,往往是迎刃而解、事半功倍。
"老莫他们办事公道,说话讲信用,我们就一个字--服。"村民潘忠志说。
岩造村包村工作队长黄美华说:"岩造村的维稳小组协商有力度,说话有地位,很多问题原来没人管,没人理,往往是越积越大,越积越多。现在,通过他们做工作,'老乡亲''老面子'发挥了大作用,好多矛盾不用村、乡出面,第一时间就在群众中化解了。"
通层协商民主平台,岩造村不仅让村民工作实现了从"难"和"累"到"信"和"服"的华丽转变,也解决了群众想参与没机会、想决策没权利、想表达没渠道、想监督没办法的问题。
如今的岩造村,无赌博,无吸毒,无偷盗及其他犯罪现象,没有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发生,全村实现零上访。良好的治安环境也间接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达6578元。
新闻推荐
家住天等县天等镇的黄家林,于2009年下半年回乡投资80多万元在天等镇开办广星鞋面厂。经过几年发展,如今该厂厂房面积达400多平方米,每月可生产10000多双鞋面的订单,可吸纳2...
天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