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
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近几年来,作为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天等县主动适应新常态,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把党的政策转化为群众的行动,为天等县打好***攻坚战、建设广西山区强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创新服务方式,打造服务型党组织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新形势下对基层党组织最基本的要求。天等县党建工作在创新上做文章,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切实打造服务型基础党组织。一是推行“村事乡办”,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效率。天等县属大石山区,各村屯分布在大石山中,分布零散,交通闭塞。为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天等县利用群众赶圩的时机,组织各村干部与乡镇部门合署办公,对群众提交的事务立即办理;需要县直部门办理的由村干部或镇干部预约县直部门干部到服务站为群众办理,真正畅通了“圩日集中办、民事立即办、村镇联办、县级约办”的便民服务通道,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效率。目前,已在把荷乡、进结镇等2个乡镇创办了村事乡办服务站。二是推行“物流式服务”,优化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方式。“村事乡办”提高了为群众办事的效率,但是也有局限性,为了弥补“村事乡办”的不足,天等县创新推出“物流式服务”,在全县建立7个服务站(点),实行各乡镇划片包村制,由各乡镇组成包村工作队,依托村屯组织阵地,整合各村屯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屯干等力量,组建“快递队伍”,把服务项目送到家,为群众办理业务达1400多件,服务群众4000多人次,满足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办理业务的需求,实现了基层党组织服务全覆盖,提高了为群众办实事的覆盖率。三是创新“两新”党建工作,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为顺应新时期对党建工作新要求,天等县创新以“党支部+专业市场或私营企业”的方式组建党支部,在经营活动中亮出党支部职责和党员身份,支部书记联系委员、委员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经营户的方式进行学习和管理的“一加二亮三联”党建“两新”模式,累计建立党组织90个,覆盖107家“两新”组织,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促进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实现诚信经营。同时,组织全县2130名在职党员深入社区开展为群众服务工作53场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594件。
开展关爱活动,关注留守特殊人群
天等县每年有13万人常年在外务工,“三留守”人员的生活成为外出务工群众一块心病。天等县组织各基层党组织创新载体,深入开展关爱“三留守”活动,切实解决外出务工群众的后顾之忧。一是实施“同心”服务活动,关爱留守老人。各级基层党组织联合群团组织,坚持便于与留守老人交流为原则,以统一战线为载体,采取“邻近联建”的方式开展“同心”服务活动。先后成立了“老年人协会”“老年人互助会”,不定期组织社会各界人士与基层党组织开展“同心助医”“同心助农”等活动,为留守老人免费接诊、免费发放药品等,切实关注留守老人的身心健康。同时,充分发挥屯级组织活动场所“一所两用”的原则,挂牌成立老年人活动中心,由屯级党支部组织开展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确保老有所乐。二是实施“关爱工程”,关爱留守妇女。采取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模式,成立县、乡两级“妇女读书协会”,利用农家书屋和屯级组织活动场所等资源,组织村屯留守妇女参加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妇女创业技能;依托计生“幸福家园”、妇联“妇女之家”等组织,在“妇女读书协会”的基础上,成立“妇女互助会”,用小额贴息贷款助推妇女创业;把“妇女读书协会”“妇女互助会”与妇女维权结合起来,建立“妇女维权站”,确保留守妇女各项权利不受侵犯,实现“两会一站”关爱留守妇女行动一体化。三是实施“爱心”工程,关爱留守儿童。以“党费+组工捐款+社会捐赠的”的方式,建立“爱心助学基金”,以“爱心基金”传爱意;在妇联、团委等组织设立求助热线电话,以“爱心热线”解难题;设立儿童帮扶信息QQ群,呼吁社会爱心人士关心留守儿童,以“爱心Q群”暖童心;以组工干部为核心,建立“爱心家长”队伍,聘请在校大学生作为留守儿童的“爱心哥哥”“爱心姐姐”。同时,建立“儿童家园”,建成1所区级示范“儿童家园”和2所市级示范“儿童家园”,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实施创富工程,建立创业型党组织
作为国定贫困县,天等县把***工作始终贯穿于全县工作的始终,把基层党组织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人,组织和带领群众积极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子。一是实施“十百千万”产业联动致富工程。发挥贫困村第一书记的作用,建立第一书记产业联盟,立足产业资源优势,结合“小块并大块”土地流转方式,组织党员群众通过连片开发、骨干带头、农户参与等措施来扶持产业发展。目前,全县纳入第一书记产业联盟的合作社88个,从业人员达400多人,社员、会员人数达17500人,其中党员620人,建立了第一书记产业示范基地19个,建立村级农产品聚散点47个,推动了指天椒、芋头、黑豆、叶龙竹、葡萄、山羊等重点产业的发展,覆盖全县33个贫困村,辐射带动2万多贫困户增收。二是依靠专业合作社,打造致富产业群。立足天等现有的“一乡多品”特色产业优势,以党员致富带头人、社会能人为骨干,采取“经济能人成立合作社,贫困户以土地入股,贫困户按照比例从收益中分成”的发展模式,引领群众脱贫致富,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打造农村经济致富产业群。如,由上映乡桃永村种植创业能人许绍弟、许立荣组织100多个贫困户500多人入股建立合作社,种植葡萄1000多亩,葛根200多亩,贫困户按比例从收益中分成,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桃永村农民年人均收入达6600多元,比2011年增长61%。三是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引领群众创业。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模范作用,推广“群众自发组织成立合作社,形成党员骨干、经济能人、合作社带动产业发展”模式。结合***工作,开展精准产业帮扶,以党员带领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开辟“造血式”产业帮扶脱贫致富新路子。如由把荷乡巴兰村群众自发组织成立的合作社,形成党员骨干、经济能人、合作社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发展芋头种植套种三月李、珍珠李产业,种植三月李、珍珠李1000多亩,使巴兰村周边5个屯的贫困群众受益的成功模式,带动贫困户摘掉贫穷帽子。(作者系天等县委书记)
新闻推荐
天等讯 11月18日下午,天等县城南小学运动会第二天,举行了一场快乐的呼啦圈比赛。比赛前,大家排好队做好准备。在裁判员的一声令下,呼啦圈比...
天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